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文化“两创”,聚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搭建交流互鉴高端平台,创新国际传播方式,开展多维对话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山东力量。作为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市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孔孟之乡成为人人向往的文化圣地、精神家园。而在这背后,是齐鲁大地对外交流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文化和文明之光交相辉映,自信和自强的底色更加厚重。
建载体、搭平台
国际人文交往更加密切深入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曲阜孔庙南延伸线上,孔子研究院内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早已成为海外朋友感知曲阜的一张经典名片。承接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团、“感知山东——百名外国留学生走进济宁活动”参访团、新兴国家智库学者考察团、“汉语桥·英国培优项目来华夏令营”山东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来华夏令营、“青年汉学家培养计划”培训班、韩国安东大学团队、日本中学生夏令营等参访和文化体验活动……基地自开放以来,共接待了来自130多个国家、近2万人次的海外师生到访。
体验基地由“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孔子与儒家思想”两个体验区组成。除了位于一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区之外,二层还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展品,向参观者展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路。行走在东西两坊之间,驻足于辟雍广场之内,聆听细致讲解,体验传拓技艺,每位参观者来到这里,总是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在这里,可以着礼服、行礼制,亲身体验碑拓石刻,在满满仪式感中亲身感受中华礼俗,近距离感受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告诉记者,孔子研究院锚定研究阐发“登峰”、传播普及“走心”、交流互鉴“扩圈”、阵地建设“垒台”、人才引育“筑基”五项重点,全力打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战略高地,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前沿重地。
近年来,山东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阐释,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五友”传播格局,努力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山东力量。曲阜充分发挥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起源地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展载体,丰富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
木质斗拱、灰瓦石墙,玲珑精致的庭院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山环抱中,鲁源小镇敞开怀抱。前段时间,20余位来自巴基斯坦的济宁医学院留学生走进这里,近距离参观了前导景观区、昌平水境和沉浸式研学示范区等景点,留学生们更是对今后研修基地在这里设立并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充满了期待。济宁城投文旅公司鲁源小镇项目负责人范东伟介绍,该项目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理念,以“明礼生活”全沉浸式情景课堂为特色,锚定“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目标,建设成为文旅教育融合的体验式景区和研学产业示范区。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还体验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教会了我们与人相处和接人待物。”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代表Usama说,研修基地的成立,为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学习、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为促进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请进来”“走出去”
文明交流互鉴日益立体生动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恢复奥运会时,就将其视为在全世界国家和人民之间建立桥梁和促进理解的途径。尼山论坛与此目标一致,在传承孔子智慧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尊重的交流对话加深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在首次举办的体育文化论坛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这样说。
7月10日至11日,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行。共有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友好城市和友好团体代表、知名学者等700余名中外嘉宾与会,其中外方嘉宾近400名。论坛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主题,精心组织2场主旨演讲、1场高端访谈、12场分议题对话会、7场平行论坛等主论坛活动和展示体验活动,论坛层次能级再创新。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在尼山大学堂观看《金声玉振》表演,与孔子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探访尼山圣境,领略文脉古迹的厚重绵长;漫步鲁源小镇,体验文旅休闲与乡村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在实地体验中,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回答世界文明之问需要舞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办于2010年,一路走来,论坛规模不断扩大,论坛形式不断创新,论坛影响力不断提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品牌特色。为了突出主题针对性,论坛面向国内国际的专家学者,广泛征集论坛主题。从回应国际学术界、思想界对热点话题、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文明的讨论等方面切入,设计主题及分议题,增强话题性和吸引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说。
更多舞台正在不断搭建。“来到中国,在这里学习生活,才能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代,看到中国的多元性。”来自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的三位国际知名汉学家到访山东,在参访孔庙孔府、孟庙孟府、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及山东大学后,有感而发。
这三位汉学家是第一批到山东开展驻研活动的国外学者。从6月下旬开始,他们不仅实地感受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孔子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进行对谈交流。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海明认为,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汉学热。对海外汉学家来说,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来走一走、看一看、多交流,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儒学与世界各大文明对话,增进理解共识。
这些年,曲阜不断加大“请进来”力度,精心举办世界儒学大会、央视春晚、国际儒学论坛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搭建起永不落幕的“文明互鉴大舞台”。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广泛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
“引进来”的同时,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近日,来自美国的Douglas Duen在曲阜挑战了一项独特的体验:当一天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对儒学文化的钻研,他的表现让“带教老师”夸赞不已。比如在《孔子讲学图》画作前,他回忆起学生时代被老师点名的经历,令人忍俊不禁,让人感叹他“想象力丰富”。
Douglas Duen对孔子博物馆的许多展品早已耳熟能详,这源于该馆强大的海外影响力。今年5月,《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发布,孔子博物馆荣登百强榜单,位列第7名,以及专题类博物馆海外影响力十强榜单,位列第1名。
近年来,孔子博物馆举办了世界文物(博物馆)分论坛,从全球的科研影响力角度寻找突破点,跳出传统偶学的文化背景,主动打破知识壁垒,让文物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学者齐聚一堂。同时,通过直播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为博物馆引流,海外知名度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更多传统文化读物扬帆出海。如今,《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发行量总计已达50多万册,被译成16种文字,远赴美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等10余个国家。2017年,为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中国孔子基金会策划开展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论语》译介工程,已翻译出版英、法、德、俄、日、韩、阿拉伯、蒙古语、西班牙语等十多种语言的中外文对照本《论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九龙 师文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