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手拉肩扛到机械集群 大修父子见证铁路发展历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通讯员 耿聃 李贺 实习生 陈诗婷

“铁锹一挥,铁路生辉;汗水一洒,火车直达。”这是早期在铁路大修队里流传的俗语,是对铁路大修工作最质朴的诠释。“在大修队干了一辈子,从铁锹到捣固机,工具的变化让我体会到了铁路的发展。”国庆前夕,80岁高龄的张克俭看着电视里高铁飞驰,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克俭是原哈尔滨铁路局大修队的一名退休职工,他所在的大修队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务机械段的前身。如今这个段主要负责黑龙江省及蒙东地区的铁路大修和维修工作,也曾参与大秦、京沪、兰新、陇海等重要铁路的维修施工,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

60年代:铁锹是当时的“重型武器”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铁路作为国家运输的重要通道,急需修复和扩建。60年代初,铁路大修队面向社会招工,18岁的张克俭成功考进队伍并当起了线路工。“当时谁能扛起一根枕木走上100米谁就能进大修队。”张克俭说,队长看他年轻力壮,就给他分配了一把铁锹,这在当时属于“重型武器”,后来那把锈迹斑斑的宝贝跟了他好多年,换过的枕木数都数不清。

“不管晴天还是雨天,全都赤膊上阵。”张克俭说道。那时的换枕、换轨、换道岔,捣固、清筛、铺砟石等施工,全部都要靠人力作业,铁锹、镐头、撬棍、耙子和道钉锤就是那个年代全部的作业工具。一群皮肤黝黑的汉子,整齐有序地喊着号子,挥动着手中的洋镐,刨着铁路上的钢轨和砟石,在大修现场叮当作响。

70年代:一组人马一天也才干了两米多

“我们在牙林线施工时,冬天冷得能冻掉下巴,夏天晒得能脱掉一层皮。”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开发大兴安岭,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地处大兴安岭深处的牙林线被列为重点大修工程,1963年线路开通前,张克俭跟随大修队参与了换枕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三个人一组,有兄弟俩一组的,也有是一家三口一组的,先明确分工,铁锹清理砟石,扳手卸螺栓,一根绳子绑住枕木一头,两个人生拉硬拽,一根旧枕木就抽出来了,还有后续回填整理……”张克俭回忆起当年的作业流程,感慨地说,“一组人马一天下来也才干了两米多,手上磨得都是茧子,腰疼得也受不了。但是再累,回去也不能睡,还得上山挖野菜。”

由于大修工作多是在野外作业,四周荒无人烟,因此,大修工人住帐篷、睡车站,修到哪就住到哪,最长时要达到半年之久。那时的物资贫乏,并不能支撑东奔西走的生活方式,于是工人们就去挖野菜、打鱼,“记得那天,我们打到了一条大鱼,炖了一大锅鱼汤。那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张克俭笑着摇了摇头,“那时候条件虽苦,但咱们也能乐在其中。”

80年代:再也不用一直弯腰干活了

“我第一次见到小型液压捣固机的时候非常兴奋,那玩意儿比铁锹挖得深,速度还快。”张克俭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于他而言,那台设备不仅仅是一个机械装置,更是通向现代化的关键桥梁,是效率与力量的集中体现。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速度逐步加快,铁路工装设施也向机械化转变,发电机、液压捣固机、轨道摩托车、平板拖车等初代机械设备开始大量投用,36岁的张克俭第一次感受到机械带来的便利。

“腰不疼了!”如今已80岁的张克俭回忆起第一次用小型液压捣固机施工时的感觉,还记忆犹新。

进入80年代,我国铁路运输量持续增加,铁路维修频率也水涨船高,张克俭的工作量也多了起来,但是体力上却轻松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为一组,把捣固机放在钢轨上,推着它一走一过就能完成捣固作业,1分钟就能完成2米多,再也不用一直弯着腰了。”张克俭笑着说,砟石在震动中紧密结合,道床瞬间变得紧实而平整,能保证火车跑得更稳更快,这种作业质量与人工相比简直肉眼可见。

机械化解决了许多以往人力难以企及的问题,这些曾经让工人们头疼不已的难题,在液压捣固机面前变得迎刃而解。然而,这一转变就需要工人们适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张克俭说,大家白天在机械的嗡鸣声中实践摸索,夜里就围坐在一起,借着微弱的灯光,研读机械图纸,讨论操作技巧。“工作不再只是体力的比拼,更需要智慧与技术。”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随着人工与机械之间协作的日益精进,大修队伍的生产力实现了显著的飞跃,其年度施工能力几乎实现了翻倍增长,达到了100多公里。“咱们就是用双手和机械,一点点地夯实了这条铁路。”

现在:误差比筷子头还小

十八大以来,铁路大修已经全面从人力为主转型为机械化集群作业,大修队也随之整合成为如今的哈尔滨工务机械段,“修”与“机”的不同也展现了铁路创新发展的累累硕果,现在这个段的机械使用率已经达到了96%。

“父亲经常向我问起单位的情况。”今年48岁的张晓全是张克俭的儿子,2000年,他部队转业也进入了这个段,当起了大型养路机械司机。虽然职务是司机,但是工作内容也是线路维修,与父亲那代机械化相比,他现在的智能化机械车,工作效率是“一日千里”。

随着黑龙江省内高铁路网不断完善,这个段不断投用大型智能化养路机械承担高铁线路施工任务。“2021年,我开上了国产DWL-48型捣稳车,兼顾线路捣固和稳定功能,按照计算机生成的数据,在驾驶室内操作按键就可以完成作业,1公里的任务仅需1小时。”张晓全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寒地带的高铁线路对质量要求更高,为了保证火车运行安全,这个段开展了“精捣”技术攻关,张晓全也参与其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在牡佳高铁上,轨道质量指数误差成功控制在2.49毫米以下,相当于筷子头三分之一大小,线路质量大幅提升。“以前研究的是能不能干,现在研究的是如何干得更好,时代真是不一样了。”张克俭听完儿子的介绍后,不禁感叹起来。

近几年,这个段的足迹越来越广,北到漠河,南抵贵阳,东达抚远,西至乌鲁木齐,住宿环境也更加舒适,“住帐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住的是宿营车,里面有空调、Wi-Fi、KTV、健身器材、淋浴间等等,像是一列移动宾馆。”张晓全给父亲讲述着这些年单位的变化。

“从2018年开始,段里每年都会完善宿营车,或者修一修损坏的生活设施,或者配备淋浴车、智能环保厕所、净水器等新设备,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张晓全说,过去施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回到宿营车只能在车厢两端的洗手台进行简单的冲洗,冬季容易感冒着凉,夏季要忍受蚊虫的叮咬。现在,宿营车加挂了淋浴车,设立了水箱和更衣室,中间留出浴区,每天施工回来都能洗个热水澡,舒服得很。

从铁锹到大型机械,从帐篷到宿营车,张克俭说他们父子很庆幸见证了铁路的发展和壮大,“以前手握铁锹步履艰难,现在操作按键驰骋万里,开大机,住宾馆,每年完成几万公里的施工任务,在以前是真的不敢想啊。”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