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将当年旅行结婚的见闻和经历,讲给女儿女婿听,他们不住地点头,觉得年轻时应该浪漫一次,才叫人生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农历八月十六,也就是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和张琴在陕西岚皋县文化馆阅览室举行简朴的婚礼仪式后,赶了一趟当时的最新时尚——蜜月旅行。

蜜也有,苦也有。坐汽车到安康,乘慢车到武汉,搭夜行船到九江,顾不上休息,就去爬庐山,下山见有船就急吼吼坐上去,夜行长江,枕水而眠,到南京拜谒中山陵,看长江大桥。

次日乘火车至上海,望一眼外滩,对岸是荒滩淤地,散落着几处小村落。逛罢城隍庙,在南京路光明照相馆奢侈一回,照了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纱照。最后一站便是向往已久的西湖。到杭州天色已晚,灯火并不通明,就像扑火的蛾,提着行李直朝亮处找,一时半会寻不着旅店。有个好心的阿姨向前一指,说前面不远有街道招待所。上前打问,说女的可以睡大通铺,男的在楼梯角落歇息,每人收费八角。

天刚亮,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步去看西湖,晨雾烟岚、水色山光,天堂美景名不虚传。过断桥,踏苏堤,爬孤山,游曲院风荷,掬虎跑泉水,参拜灵隐寺,留影六和塔。回转时见有小木船去湖心亭,每人收费五角,微风习习,轻舟摇荡,很快就到了三潭印月。没有月可印,却有阳光普照,对着水面拍了几张照片。花港观鱼观自己的倒影,影子被鱼啄破,忍不住扑哧出声。柳浪未闻莺,却闻到晨练的吴侬软语,婀娜婉转的歌喉。

世事沧桑,人间轮回,山不转水转。几年前,我和老伴搬家至上海,最近女儿一家三口来上海看望我们,最后一站也是西湖。时间说巧真巧,正逢我们结婚四十周年前夕。老伴说,四十年前,我们两个人来看西湖,现在变成五口,说不上开枝散叶,也算家门有继。我说,结婚四十年,重游西湖,让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证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将当年旅行结婚的见闻和经历,讲给女儿女婿听,他们不住地点头,觉得年轻时应该浪漫一次,才叫人生值得。

西湖模样不仅俊俏依旧,而且更加亮丽妩媚。迎面来的不是柳絮,也不是杨花,而是能飞能舞的小虫子。像是下着一场绿雪,只是轻飏飘飞,却不落地,直朝人皮肤上赴。想起张岱《湖心亭看雪》,根据眼前情景试改几句:雾虫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绿。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数芥、舟中人数十粒而已。

风从四面八方来,阳光从四面八方来,人从四面八方来。水是西湖的,树是西湖的,开放的西湖也是我们的。我们想沿着当年的路线,重新来一番回味,怎奈腿脚不灵便,加之暑热难耐,只到了三潭印月,老伴同外孙在柳荫下纳凉,交谈着什么,很有画面感。遥想当年,陌生又熟悉,外孙坐的地方应该是我那时坐的位置。

前面是康熙题字的御碑亭,虽说“潭月澄心印,湖光豁性灵”,我还是觉得旁边那棵南川柳可爱,算得上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标本。介绍文字上说它是散生,也就是周围没有同种树木的情况下独自生长,意味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我喜欢是因为它歪着脖子,身子前倾,还有那亲水的姿势,憨态可掬,身上突兀的疙瘩,像一枚枚纯天然寿桃。皮肤粗糙而至堆累,老年斑叠加了一层又一层,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世间需求甚少然而活得执拗,所以依然苍劲挺拔,郁郁葱葱。脖子歪着,并不是委屈、佝偻,而是倔强,是想离湖水更近一些。养护者怕它哪一天忽然倒下,撑了两根铁棍当作拐杖。但这拐杖一次也未用过,因为它从未离开过脚下土地半步。我喜欢老树,只要够得着,老想去抚摸,它们身上有着太多的经历和掌故。老伴是故地重游,孙子是忘年之交,一老一小在树旁留影,让树担保,西湖作证,血缘亲情的延续与机缘巧合息息相关。

钱塘后潮推前潮,西湖前波让后波。一路阳光,一路回忆,西湖处处有故事,故事里有我们小小一家人。西湖就像一面明镜,有祥和的光影,有太多的知往鉴今。人这一辈子,有斗不过的天地,看不完的脸色,咽不下的闲气,忍无可忍的是非,这一切,在湖光潋滟、清风朗月面前,最终都要和解,都会归于平静和寂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