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毛曾说过:

“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在循环往复的四季中,我们体会着生命的成长,感受着生命的流逝。

说到底,我们都只是时间的过客,没有永恒的生命,也没有不老的青春。

时间一到,该老的都会老,该走的都会走。

变老,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但老后的思想认知,生活状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

有的老人,会将余生时光尽数交付给自己,顾享乐而不看得失,待人处事,不纠结不计较,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糊涂。

而有的老人,越上年纪,心态越是不稳,所作所为反引人憎恨。

家里有这3种老人,终是家门不幸,难得安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倚老卖老的老人

自古以来,“孝”一直被列为道德首位,被人秉持赞扬着,对长辈的尊敬,照护,也成了子女的义务责任。

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老人都称为是“长辈”,总有一些老人会仗着自己的年龄“优势”,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老者姿态,对家人指手画脚,对外人出言不逊。

满口的仁义道德,实为狭隘的道德绑架。

记得以前在北京游玩时,曾遇到过很奇葩的一件事。

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满满都是人,一位老人上车后,径直走向了后排(那健朗模样真的让人羡慕),停在了一位年轻人座前。

这位年轻人当时正全身心在电脑屏幕上,对此并未察觉,老人的暗示得不到回复,便直接恼怒了,拿着拐杖不停打年轻人的腿,口里还嘟囔着“还不起来,不孝,不尊”。

这一举止成功引起了公交上所有人的注意,年轻人当下便开始收拾电脑,但老人却不依不饶,用拐杖不停地打着,许是力度太大,年轻人亦有些恼怒,一直说着别打了。

身边人也看不下去,纷纷起身让老人坐,但老人却跟年轻人杠上了,甚至说出了要拉年轻人去警局的话,让司机直接开去警察局。

直到开到一站,本该在站牌上等老人的子女,上车后阻止了这一切。

但看老人对子女的态度,也足以见得老人“惹祸”不是一两次了。

对外人如此苛刻,对家人肯定更是无理。

与这样的老人相处,势必会摩擦不断,矛盾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自私自利的老人

这种老人,只会把自己的得失,感受放在首位。

表面上或许会对你关心备至,实际上骨子里只爱自己。

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点,并未真正地替你考虑过。

当你还在学校时,他们从不关心你是否吃得好,睡得好,而是在意你成绩有没有提高,技能有没有提升;

初入社会后,不关注你的情绪困扰,压力磨难,而是计较你“工资多少”,“存款多少”。

这样的老人,往往不会去想你身上的重担,反而会继续施压,逼迫你在短时间内,进化成更好的自己,从而让他们享受上更好的生活。

就像奥斯卡·王尔德所说: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当子女不满安排,有意反驳时,他们又会以亲情要挟,以关系说教。

有这样的老人在家中,生活会变得压抑,子女亦会想逃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偏爱无度的老人

对于子女众多的家庭,一碗水是真的端不平的。

父母的爱,不可能平等的分给每一个孩子,但过度的偏爱,对孩子心中的创伤却是无法缓解修复的。

现实中,很多老人会按自己所愿,偏爱着部分子女。

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被偏爱的一方恃宠而骄,被忽视的一方隔阂渐深。

最近一位朋友经历了亲人离世之痛,参加完奶奶葬礼的她,气冲冲地对我说:

“家中没有一丝痛苦之意,刚进门便看到几位伯伯在兴冲冲的斗地主,被奶奶宠爱的姑姑却在斤斤计较礼钱,葬礼一结束,亲戚们便人去家空,没有丝毫留恋。”

情绪稳定后的她却又淡然:

“这现象也正常,主要是我奶奶做事做的太绝了,一辈子的宠爱只给了大伯和姑姑。”

父母的偏爱,不管何时,都是子女心中耿耿于怀的点,更是家庭不得美满的罪魁祸首。

不但会影响子女的人生,更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处境。

若想免受其害,那便自省其身,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也不要做过度的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常说:

“老人无德,一家灾殃;子女不小,没有福报;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任何一个家庭,只要出现一个认知狭隘,无品无德的老人,终会导致家庭成员间的隔阂,家庭氛围的压抑。

长期以往下去,家道中落乃是必然。

真正智慧的老人,应担好领家职责,端正自我品性。

子孙品德有亏,便以身作则,指点一二,子孙安然无事,便知足常乐,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