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北京小吃来自山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种北京小吃来自山东

北京的很多美食名吃都来源于外地。这是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吸引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各地的人到此来发展。“北漂”们常常会把家乡的风味美食同时也带过来,在北京扎根落户,本地化以后成为“北京名吃”。

北京的爆肚、臭豆腐、羊杂汤、豆腐脑、炸酱面等都是传承于山东。具体说来,爆肚、臭豆腐、羊杂汤来自于山东临清(属于聊城),豆腐脑(老豆腐)来自于山东平原(属于德州),炸酱面来自于山东济南。

元朝末年,京杭运河会通河段(自济宁济州河、至临清卫河)开挖。临清地处要塞,成了北上进京、南下苏杭的必经之地,一时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时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说法(临张,临指的就是现在的临清,张指的则是阳谷县的张秋镇)。

从那时起,临清繁荣兴盛达500年之久;并赢得了“小天津”之称。随着临清商业的繁荣,流动人口的聚集,临清的饮食业融会八方、兴盛起来,形成了美食荟萃、名吃小吃集锦的局面。临清风味也随着运河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老北京“羊杂汤”

老北京羊杂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北京羊杂汤

北京人说的“羊杂汤”在临清叫“全羊汤”,北京最早的羊杂汤就是临清人过去经营的。临清有一道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名吃叫做“热羊肚”。早先年间,在临清本地,有小本经营者,用挑子一头挑着一锅热气腾腾的老汤,一头挑着木柜盛放的熟羊肚和各种羊下水、供客人随意挑选,客人选好后就放入锅内烫热、然后食用。

这些摊贩大多选择河边、路口经营,常常到深夜。特别是冬夜,寻着昏黄的灯光,迎着扑鼻的香气,喝上一碗滚烫的全羊汤,说不出的舒坦。到了清末,“热羊肚”作为临清名吃进入北京,在西交民巷“落户”,店铺起名为“临清羊肉馆”。

当时,这个羊肉馆主要就是卖“羊肚”,北京人称之为“羊杂碎”。民国年间、一直到解放初期,这家临清羊肉馆的生意都十分兴隆。

老北京爆肚

老北京爆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北京爆肚

北京爆肚和北京烤鸭齐名,是最著名的两道北京名吃。北京爆肚,也是源于临清。临清爆肚的用料十分讲究,只选择羊肚或牛肚。一只羊肚细分13个部位,名曰:散丹、肚仁、肚颈、蘑菇、蘑菇尖等,牛肚也分百叶、肚仁、肚颈等。制作时,先洗净切成细丝,再用滚烫的开水焯熟,加上葱花、姜末、芫荽、麻酱和豆腐乳等佐料。吃起来脆嫩可口,味道别具一格。

制作爆肚,最关键的工序是焯水的水温和时间控制:在高温旺火中一氽即起,方可保留其脆嫩的口感;稍一过火就老了,变得凝而不脆、无法下咽。据说,某一年,北京京剧团来临清演出。演员们看到临清也有爆肚,十分惊奇。后来,他们才知道,名满北京的“爆肚冯”,始创者就是临清的。

“爆肚冯”的成名,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山东人冯天杰自临清来京,在东安门大街摆摊卖爆肚,因做工精细、闻名遐迩,人称“爆肚冯”。清光绪末年,“爆肚冯”的第二代传人冯金河(冯天杰的侄子)继续经营爆肚。后经宫内差人推荐,“爆肚冯”成了清宫御膳房的专供点。

北京臭豆腐

北京臭豆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臭豆腐

在临清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康熙初年,安徽的一个进京赶考的王姓举人屡次落榜,自觉无颜回家。返乡至临清时,见此处非常繁华,且人们都喜欢吃豆腐。于是,就留下来开了个豆腐坊。

由于初学乍练没经验,第一锅豆腐做出来以后放馊了。他胡乱处理了一下,就送给别人免费吃,没想到竟然深受好评、由此他发明出来了臭豆腐。后来,康熙下江南、途中在临清吃到臭豆腐,非常喜欢,就把他带回紫禁城,专门做臭豆腐。

北京豆腐脑

北京豆腐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豆腐脑
山东卖豆腐脑的摊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卖豆腐脑的摊贩

在山东平原,以及邻近的高唐、夏津、临邑、商河等地,民间有食用豆腐脑(老豆腐)的传统。现在,很多人都把豆腐脑和老豆腐当成了一样;其实严格说来,它们是不同的东西。首先,老豆腐就是我们平时炒菜“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的那种豆腐,能拿得起来、切开后成块儿;而豆腐脑非常软糯,拿不起来、切开就成一滩儿了。

其次,两者的吃法也不同。吃老豆腐时,加的是水卤;而吃豆腐脑,加的是面卤。所谓水卤,就是用酱豆腐的汁儿(或花椒水、酱油水、麻酱水),加入韭菜末儿、葱末儿、辣椒末儿、咸菜末儿、蒜蓉等现场调配而成。而面卤则是用水或者高汤勾芡,加入花椒、八角、茴香、丁香、葱姜等调味,提前在锅里熬制而成。

时至今日,豆腐脑和老豆腐变成了同一种食品的两种叫法,没有严格意义的不同。据说,豆腐脑最早出现在商河县的豆腐店村;因而,山东被认为是豆腐脑的发源地。

据记载,汉代刘备在平原做县令时,一个冬天的清晨,刘关张三人习武归来,见一二八女子街头哭啼;问起缘由,答曰:家贫,做豆腐维生,昨日玩耍,弄丢豆包布(做豆腐用的工具);今日只做到豆脑,父急,殴之。

刘关张怜其家贫,取银两资之,将豆脑添加清酱(就是现在的酱油)后食用,大悦、以为美食。备命其名,曰“平原老豆腐”。如果这个记载属实,那么平原豆腐脑,就有18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当地民间传说,清朝乾隆下江南、有一次路过平原时,当地官员奉上了当地的豆腐脑。乾隆食后非常喜欢,当场就降旨宣豆腐坊的老板进宫,加入御厨“豆腐帮”。从此,平原豆腐脑扎根北京、得以本地化后并发扬光大,后被冠名“北京老豆腐”,又称“北京豆腐脑”。

原汁原味的豆腐脑还是要到平原去吃。据当初入宫者的后代解释说:进京的先人怕对不起祖宗和家乡乡亲,在北京制作的豆腐脑时未敢把秘方全部用上。但即便这样,平原豆腐脑在北京也受到了广泛欢迎。《故都食物百咏》一书盛赞北京豆腐脑时,说:“云肤花貌认参差,已是抛书睡起时,果似佳人称半老,犹堪搔首弄风姿”。意思是“豆腐脑似半老佳人”,诙谐中含溢美之词。

老北京“炸酱面”

炸酱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炸酱面

说“老北京炸酱面”,传承于山东省府济南,恐怕会有陕西人表示异议。因为陕西人说,炸酱面是从他们那里传到北京的。其实,这个事情澄清起来很简单。尽管陕西的面食文化源远流长,但炸酱面的关键是炸酱。而用酱是鲁菜的主要特点。

山东人喜欢吃酱,那可是从两千多年前的公元前就开始了。当时的山东有个大名人叫做孔子,他在《论语》中说:“不得其酱不食。”到了近现代,我国著名的江北四大酱园,山东就独占两家:临清济美酱园、济宁玉堂酱园。这都是没有任何异议。

事实上、在餐饮界,100%的人都认为炸酱面属于鲁菜系。鲁菜就是山东菜啊。根据目前查到的资料,炸酱面是在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在北京盛行的。而在济南,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炸酱面就很普及了;其中,尤以济南商埠经三路纬四路的“又一新”饭店卖的炸酱面最著名。

那时,济南最地道的甜酱是位于济南西门外估衣市街上的“百厚记”酱园(早期叫“东泺源酱园”)。济南做炸酱的主料是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丁,此外还要少许笋丁、酱瓜末。最要紧的是油中沸酱。

锅内放足量的花生油,先煸葱姜、肉丁,断生后,改为文火,油温保持六成热,倒入甜酱,慢沸,用勺子不停地去搅动。切记:要避免煳锅,不然甜酱会变成苦胆汁。甜酱须沸透,不然色味不正,随之加入一二勺高汤,下笋丁、酱瓜末,在小火上“咕嘟”一会儿,再熄火。这时,每粒肉丁都被甜酱咕嘟透了,一碗油汪汪的炸酱就做好了。

早先年间,关于济南的炸酱面还有一段趣事:济南后宰门街西头路北,有一座基督教堂,教堂里住过一位英国传教士。从教堂向南,不远处的起凤桥街上有家“凤集楼”饭店(开业于清朝道光年间,济南名菜“坛子肉”的创制者)。

有一次,这个传教士偶尔吃了一碗凤集楼的炸酱面,食之大乐,连说“顶好,顶好”。从此,隔三岔五地令饭馆送炸酱面去教堂,吃来吃去竟着了迷。有一天,他忽然来到了饭店,向掌柜的提出要学习制作炸酱面,且允诺“学费”优厚。掌柜一听,先是一愣、继而就笑着答应了,并且派厨子郭杏春天天到教堂去“授课”。

传教士学得很认真,一连十几天,终学成手艺。后来,郭杏春说:“没想到,一碗炸酱面,这个老爷一下子就赏给我五十块现大洋!”当时,他辛辛苦苦干一个月,才八块大洋。这是郭杏春亲口对人讲述的故事。

起凤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