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报道,2024年6月19日,商务部收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等9家申请企业和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等3家支持申请企业代表国内苯酚产业提交的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申请人主张,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对中国的倾销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请求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进行期终复审调查。

面对企业的强烈诉求,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对申请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审查。从申请人资格的严格审核,到被调查产品与中国同类产品的深入比较,再到倾销继续或再发生可能性的科学评估,每一步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下的严谨与公正。最终,商务部决定自2024年9月6日起,正式启动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苯酚反倾销复审调查,这不仅是对企业诉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有力捍卫。

调查期间,将继续对这些国家的相关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比如,对大部分美国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就是287.2%;对所有欧盟公司征收的是30.4%;对大部分韩国公司征收的是23.7%。从这里不难看出,中方在这一方面,防止美方的倾销行为是工作重点。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苯酚,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运用于合成纤维、塑料、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工业等领域。尤其是医药,美国是医药大国,中国要增强综合国力,成为一个六边形战士,就必须提高在医药这方面的自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如今,中方再度决定对欧盟发起期终复审调查,这其中反制欧盟的意味,可以说是十分明显。而其实早在此轮反制之前,中方早已对欧盟发起过4轮反制。第1轮反制就是,中方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第2轮反制就是,中方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甲苯胺反倾销措施发起期终复审调查。第3轮反制就是,中方宣布对欧盟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第4轮反制就是,中方将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故事的导火索,还得从电动汽车说起,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凭借着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的双重优势,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一幕,自然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坐立难安,要知道,汽车产业可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曾经的“汽车王国”,如今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这口气,美国能忍?

于是乎,美国使出了惯用的伎俩——贸易保护主义,这不,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消息,近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欧盟总部会见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全面、深入、建设性的磋商。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全力致力于通过友好对话磋商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此前,王文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主持召开中欧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座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文涛部长指出,中国“始终抱有最大诚意”、“付出了巨大努力”,盼透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然而,欧盟还是对中国电动车施加高额税率,且拒绝了中国业者提出的方案。对此,“中方深感失望,但不会放弃努力,将坚持把磋商进行到最后一刻”。

有分析指出,欧盟八月汽车销售大滑坡,这无形中给王文涛部长的游说工作增添了相应的阻力。

要知道,早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欧盟就公开对外宣布了对中国电动车企业加征关税的决定。尽管在此期间,中方多次表达过强烈抗议和坚决反对,但欧盟却仍旧一意孤行、而且态度还变得愈发强硬。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 ,9月12日的时候,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公开对外声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据《南华早报》报道援引欧盟高层消息人士称,德国正在积极努力说服欧盟成员国在投票时反对电动汽车关税,而且德国方面还在致电其他国家政府,希望他们投反对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发言人日前对澎湃新闻表示,他们认为需要尽快制定一项政策,避免相互增加关税。每一项保护主义措施,包括额外关税以及不合理、扭曲市场的补贴,都限制了自由贸易。如果欧洲和中国能够通过对话克服现有的挑战,致力于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解决方案,这将是双方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