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征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征农

1912年,陆费逵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仁一起创办了中华书局,自任局长兼总经理;自学成材的他自幼嗜书成癖,18岁时立志编字典。1915年,商务印书馆编的《辞源》推出,这是中国最大的一部古汉语词典。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的陆费逵,决心编一部更大、更实用的综合性辞典。

这个计划,因为陆费逵和舒新城的结识而得以实施。他们是1922年秋相识的,此后陆费逵先后七次向舒新城发出邀请,终于打动了他。那一年是1928年,舒新城35岁;他成了《辞海》的首任主编,也是《辞海》历史上最年轻的主编。

1936年,《辞海》上册由中华书局出版,1937年、下册出版,陆费逵从1915年以来一直梦想着出一本与商务印书馆《辞源》相对抗的综合性辞书,这个愿望到这时终于实现了。

《辞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出版后,一时学界竞相追捧,大家以拥有一部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为荣。据主席卫士长李银桥回忆,1936年版《辞海》和《辞源》一直随着主席转战南北。

舒新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舒新城
1936年版《辞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版《辞海》

不过,1936年版《辞海》的时代倾向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共匪”和“反革命”相称;国旗则是国民党执政时期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国都是南京……同时,在语词释义上,不少条目的书证也都是来自第二手资料,未经勘误,导致错误流传。

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希望两部辞书能继续领衔文化建设的重任,并亲自提出修订设想。从1958年开始,商务印书馆联合广西、广东、湖南、河南四省《辞源》修订组着手对《辞源》进行修订,并于1983年推出了新修订版。这是《辞源》的唯一一次修订。

1957年9月17日,主席到上海视察时,接见了湖南老乡、与他同龄的《辞海》主编舒新城,希望他挂帅修订《辞海》。接下来,新《辞海》的修订在舒新城的组织下启动开来。1960年,舒新城肠癌病逝后,第二任主编由陈望道担任。

陈望道最广为人知的是首译了《共产党宣言》。那句著名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是他在1920年带到中国的。1977年,陈望道去世后,其弟子夏征农于1978年接手了这项工作、以74岁高龄执《辞海》编纂牛耳。

夏征农,原名夏正和,字子美,笔名夏征农,1904年1月31日,出生于江西省新建县南乡钞塘村(现属丰城市),2008年10月4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夏征农早年曾参加过南昌起义,此后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逃到上海后,经朋友介绍,得以见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望道,并于1928年进入复旦大学文科学习,成为陈望道的学生。

1953年6月,夏征农全家于济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6月,夏征农全家于济南
毛主席和夏征农(右二)等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夏征农(右二)等合影

夏征农担任《辞海》主编可谓受命于危难之机。1978年10月,国家出版局向上海接二连三传达中宣部紧急指示,《辞海》必须在1979年国节前出版,向建国30周年献礼。

此后,在夏征农的主持下,一百天召集作者写词条、一百天编辑审核校对出书,用了不足九个月的时间里全部完成1979版的《辞海》修订工作。1981年1月,新版《辞海》出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提出“吐故纳新”“10年修订一次”的建议,该建议随后就成了《辞海》“每隔十年修订一次”的规矩。

在接下来的《辞海》1989年版、1999年版、2009版,他都担任了主编。在2002年,虚龄近百岁的他,还出任《大辞海》主编,成为世界上最年长的大型辞书主编。

2020年8月12日,《辞海》(第七版)于2020上海书展首日亮相。这一版的主编是曾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的陈至立,她是在夏征农去世后的2009年5月兼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