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印记,且行且惜——胜利街道老石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岁月印记,且行且惜——胜利街道老石油说

上世纪50年代,为突破新中国的石油资源面临极度匮乏的困境,大量地质科研人员怀揣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壮志豪情,在辽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勘探工作,此后更是数以万计的石油工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扎根于此,投身于胜利油田的大会战中。值此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记者特地走访了几位居住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的退休老石油工人,聆听他们讲述那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光辉岁月。

“那时候条件确实艰苦,但大家的心是热的,也就没觉得苦,尤其是铁人王进喜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时年73岁的于圣兰是油田的一名退休职工,她向记者讲述起年轻时的那段岁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岁月的痕迹。那双经历过风霜的眼睛里,闪烁着回忆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春天,她在胜采一大队女子采油队担任副指导员的期间,在陀四站工作,这座油站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于圣兰就虚心拜工人为师,坚持跟班劳动,很快掌握了油站的工艺流程和基本生产管理技术。随着油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坨四站的原油处理量也越来越大,造成原油脱水中含油量上升,每天有20多吨原油随着污水白白地流掉。于圣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和职工一起根据现有条件,自己动手清理污油池和脱水器,以解决污水含油问题。污油池有120立方米,深2.4米,沉积泥沙有1米多厚,池内污水的温度高达65度,油气熏人。正常情况下,清理时需要设备停用3天,等温度降下来再干。可于圣兰想,早一天清理好就能早一天为国家减少损失。污油池刚停用3个小时,她就带头跳了下去。当时正值七月,骄阳似火,上面太阳烤,下面油气蒸,不一会儿大家就汗流浃背,头晕目眩。于圣兰让其他人每干半小时轮换一次,她自己却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清完污油池的80多方沉砂后,接着又冒雨投入了清理脱水器的战斗。脱水器里的温度、气味比污油池更高更浓,而且脱水器是罐型的,人只能从底部的孔中钻进去,里面空间狭小,只能弯着腰清理。于圣兰不顾疲劳,穿上雨衣钻进70多度高温的脱水器里大干起来。由于在里面干的时间太长,当大家硬把她拖出来时,她累得昏了过去。经过艰苦的拼搏,脱水器终于清理完毕,大大提高了坨四站的原油处理能力,一年为国家回收原油15000多吨。

“我知足,我很知足,我们从那个年代过来,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衣食无忧,也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我感到很幸福。”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来,于圣兰总是难掩心中的激动,“别看我年纪大了,腰不好,但是我一直与时俱进,会用手机,出门买菜打车,人家看我用微信支付,都说阿姨您还会用手机支付啊,真厉害,我就感觉特别骄傲。”

锦华社区居民、《锦华之声》编辑部骨干成员李吉梓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他回忆道:“刚开始建设管线的时候用的都是539毫直径的管,有多粗呢,一个人抱不过来,一根管线又很长,20多个人抬不动。那些年条件有多苦,没有水喝,就从牛蹄子、羊蹄子踩过去的蹄印里舀那点渗出来的水喝。那时候我们白天干完,晚上接着干,为了赶工期,大家伙儿都拼了命地干。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设备,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李吉梓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退休了之后就闲了,但我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李吉梓自嘲地笑了笑,“人生得有个归宿,得找着自己的意义,所以,现在我们有了《锦华之声》编辑部,和我这些兄弟们、老同志们一起说说社区的事、说说咱油田的故事,我感觉挺好。”那些曾经的艰辛与汗水,如今都化作了老人们嘴角的微笑与眼底的温柔。他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无数石油工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壮丽篇章。

“现在看到油田发展得这么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这是每个老石油人最常说的话,他们对油田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这份情感,不仅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眷恋。不管他们是不是已经退休,他们仍会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传承着那份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的石油精神。(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商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