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飘》里写道:“爱人的心是容易被伤害的,因为他是向对方完全敞开的。”

当你打开心扉的时候,本想与人拥抱,彼此温暖。

不曾想到,污垢也涌进来了,甚至有人丢过来“一片锋芒”。

因而,总有人坚持把心灵封闭起来,保护好自己,拒绝各种合群的行为。

就算不得不与人打交道,也如蜻蜓点水一般,从不彼此介入。

如果一个人六十多岁了,没有朋友,也不参加聚会,多半是把心封闭了,你我就不必刨根问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第一种状况:人很自卑,还混得很差。

六十岁了,按照常理,就退休了,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带娃,旅游,跳舞,打麻将,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聚会,就能吹一吹自己的儿女混得如何,孙辈是如何长大的,在哪里读书,成绩有多好。

也有一些老人,自己退休金很高,说出来就“四座皆惊”,然后被大家羡慕,甚至有人鼓掌。

无形之中,混得好的老人,就变成了“人上人”,在任何地方,都有面子。

那些混不好的老人,在人群里,无形地变得矮一截。在聚会的时候,也会坐冷板凳。

朋友交往,因为年纪大了,也没有任何价值,因此慢慢就淡化了感情。尤其是冲着利益来的朋友,早就无影无踪了,很现实。

琢磨一下,你愿意去人群里,坐冷板凳吗?愿意让旁边的人,唾沫横飞吗?同龄的老人,把幸福快乐,建立在你的难过之上,你愿意吗?多半,你是不愿意的。

都是老年人,为什么自己要去给别人的群体,凑个人头?还是一个人独行好了,起码不要看人脸色,不听那些扎心的话。

也有一部分老人,自己混得不错,但是习惯了自卑,因而不敢表达自己,导致自己被边缘化。

别以为 老人相聚,做朋友,就如孩子的玩伴一样天真,同样有勾心斗角,互相攀比。

“人比人,气死人。”这样的道理,路人皆知。若是我们不去比,或者说,不要比的机会,那不就好了。

我自卑,但是我总是独处,冷暖自知,幸福也有一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第二种状况:追求简单,不想麻烦人,也不想人麻烦自己。

如果要交友,混群,那就免不了“礼尚往来”,并不是你总是麻烦别人。

若是你麻烦了一大群人,然后大家也常常麻烦你,显然会让你很不愉快,生活被打扰的滋味不好受。

还有,你很合群,但是你的爱人喜欢独处。一旦家里高朋满座,爱人就骂骂咧咧,也怪难受的。

北宋的苏轼,去朋友陈季常家做客,吃喝几次之后,陈季常的妻子就冷眼相待了,来了一次“河东狮吼”。

为了避免“河东狮吼”,你只能慢慢减少社交。

更多的情况是,人过六十,夫妻相伴才是最温暖的选择,回归家庭才是最愿意做的事情。对于高朋满座的事情,也烦不胜烦。

中年的时候,已经受够了各种社交,酒杯里的情感,早已看清。老了,自然就会和一批人断交。

清代学者俞樾说过:“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

当一个人开始追求简单的时候,会忘了过去的自己,开始全新的生活方式。

坚持不去麻烦别人,减少对亲戚朋友的联系,那么曾经熟悉的人,也不好意思总是麻烦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自然就淡化了。

就是逢年过节,也不会群发消息,而是选择和家人相处。

我总是不去你家串门,估计你也不会来。这就好了,正合我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第三种状况:每天都忙,老了还要为生计奔波。

如果你是一个组织聚会的人,就会发现,同龄的熟人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能退休,有存款。也不是所有的人,退休了,就逍遥,也有人过负债累累的生活,为儿女承担事业的压力。

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什么时间理会老朋友。那些聚会,就更不愿意去了。

要耗费几天的时间,搭车去聚会地点。然后消耗一定的金钱,凑了一个热闹。想来,这是半个月的工钱,舍不得啊。

更何况,人在谋生的时候,是不那么自由的。就算你摆摊,一天不出门,昨天准备 的东西,往往就过期了;你不去熟悉的地方摆摊,几天后,位置都会被别人占有。

六十岁,还要想办法凑自己的生活费,也要考虑儿女如何混日子,不是我们愿意的,但是不能不承担。

步入老年,忙碌不停、工作还在的老人,和拿着退休金无所事事的老人,是有很大差距的,就不要强求在一起聚会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每个人的生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活,它的趣味越抽象,它便越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发的群体的生活,个人在群体里不可避免地要遵守那为他预先规定的法则。”

合群不合群,朋友不朋友,都是自己的选择,不能说绝对很好,也不能说绝对不行。

与其在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困在别人制定的规则里,不如回到家里,过自己的小日子。

内心的愉悦,才是幸福的根源;真的不要把幸福寄托在外人身上。

聚会之后,才知道,相见不如怀念。

独行之后,才知道,人都是靠自己。

千金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不求也罢。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