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宁,有一座曾经备受争议的防洪堤——它耗资数十亿,修建时引发全民质疑,认为是“面子工程”。

然而,今天的南宁因这道堤坝屹立不倒,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水的肆虐,甚至在台风“摩羯”来袭时救了整个城市。曾经被唾弃的“无用之堤”,如今却成为南宁市民的生命屏障,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砸钱造水泥墙?南宁人为何当年集体愤怒?

在南宁防洪堤刚筹备建设的日子里,许多人感到困惑,但更多人则是愤怒:“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建一堵可能永远用不上的水泥墙?”

这类情绪在当时铺天盖地,甚至让整个工程一度陷入争议的漩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邕江防洪古堤

最直接的反对声音来自于工程的巨额投资。当年南宁政府提出防洪堤计划时,预算高达21亿。这对当时经济相对落后的南宁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毕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城市的发展需求旺盛,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急需投入,很多市民认为这笔巨款应该用于更“紧急”的领域。相比起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设施,防洪堤显得遥不可及。

为了修建这座很可能用不到的防洪堤,政府出大部分钱外,国企和个体的每个人都要征收30到60的防洪保安费,这就让当时的南宁市民更加怨声载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防洪保安费的部分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更让市民疑惑的是,洪水并不是南宁每年都要面对的威胁。虽然1968年和2001年曾爆发过历史性洪水,但大多数南宁人对洪水的记忆是模糊的,甚至有些年轻人从未见过大规模的洪水灾害。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南宁的洪水问题并非年年都来,有必要为“偶尔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砸这么多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邕江防洪大堤

在当时,长远防灾的概念并不深入人心,很多人只关心眼前的生活改善,而不愿意为未来的风险承担沉重的财务负担。

即便政府一再强调“百年一遇的洪水风险”,但在许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警告仿佛是“狼来了”的故事,甚至被解读为政府为“面子工程”找借口,是政府为了留下“政绩”的作秀。

此外,与修路、建桥等市民能直接体验的基础设施不同,防洪堤是一项“隐形工程”。在没有发生洪水的日子里,它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市民们看不到防洪堤带来的即时好处,甚至会觉得它“毫无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市民并没有意识到,防洪工程的效用往往是在危急时刻显现,而它一旦显现,就意味着可以避免巨大的损失。防洪堤的长期性与预防性作用,在当时并不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

尽管面临重重质疑,时任南宁市市长林国强依旧秉持着“一腔孤勇”拍板推进了防洪堤计划。这不仅是南宁市政府高层的决心,也是一部分专家和决策者对城市长期发展的责任感使然。谁都知道,要建造一座可抗击百年洪水的堤坝,没那么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一堵拦洪墙?与天斗,与时间赛跑!

修建一座防洪堤看似只是浇筑水泥、夯实地基,但在南宁,这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苦战斗。

南宁的防洪堤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而是沿邕江而建,几乎与南宁的江河湖泊融为一体。这意味着,防洪堤的修建环境极其恶劣。

要在多雨、湿气重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修建一座跨越多公里的防洪堤,不亚于跟大自然展开一场硬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雨季,江水暴涨,泥土松软。工程队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打桩、筑堤,难度可想而知。大雨如注时,工地瞬间泥泞不堪,脚步都难以迈动,更不要说高效施工了。

许多时候,刚刚打下的基础被洪水冲垮,工程被迫一而再、再而三地返工。施工队伍必须在江边筑起临时挡水设施,以防止河水倒灌进正在建造的防洪堤,而这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除了恶劣的施工条件,修建南宁防洪堤的技术难度也极高。这不是一堵普通的水泥墙,而是一道需要面对“百年一遇”洪水的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它必须坚固耐用,且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如何在不破坏城市河流生态的前提下,修建一条安全的堤坝,成了摆在工程师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洪水的水压巨大,如果堤坝本身不够稳固,水流会从地基下方或缝隙中渗透,这无异于在防洪墙上开了一道“暗门”。

因此,工程师们必须在设计上考虑多层次的防渗措施,包括使用混凝土护面板、地下防渗墙等手段,来确保洪水无从“钻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南宁动用了大量人力资源,几乎每个工地都活跃着数百名工人。工地24小时不停歇,轮班制度让工人们在白天与黑夜间交替,时刻保持工程的进度。

大雨倾盆的日子,许多工人干脆冒着风雨继续作业,浑身湿透,泥浆裹身,这是他们的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施工设备有限,许多地方只能依靠人工来进行建设。大规模的挖掘、填土、砌墙工作,都需要工人们一锹一锹地完成。

在防洪堤的建设中,有数不清的工人参与了搬运砂石、夯实地基等体力劳动。机械设备虽然已经逐渐普及,但许多复杂的工序仍然离不开人力。

尤其是在河边狭窄的地段,重型机械无法进入,工人们只能手提肩扛,徒手开辟施工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宁防洪堤的建设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年汛期,江河水位骤涨,洪水随时可能侵袭城市。为了避免正在建设中的防洪堤被洪水冲垮,施工队伍不得不抢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关键工程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南宁市民也为防洪堤的建设贡献了力量。每当洪水威胁逼近,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地加入抗洪救灾队伍,帮助工人们装填沙袋、运送物资,甚至有人主动到工地上帮忙清理淤泥。

回望当年修建南宁防洪堤的艰苦历程,每一位建设者都明白,他们所付出的不仅是汗水,更是为了未来南宁市民的平安与幸福。

在无数不眠的夜晚里,在工地的风雨中,他们用双手筑起了一道守护全城的生命屏障。而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换来了南宁无数个安稳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洪一线的南宁人

一座堤坝,护住一座城:滔天洪水前也可以很松弛

当年的争议和质疑,如今早已化为尘埃,被时间无情地冲刷而去。而今天屹立不倒的南宁防洪堤,像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强台风“摩羯”自菲律宾、越南而来,它所带来的强降雨几乎吞噬了整个广西。

由于上游越南未提前通报擅自开闸放水,南宁的江河水位迅速上涨,达到了令人心惊的76.03米,距离1968年76.39米的历史最高水位,仅一步之遥。在这场洪水肆虐时,防洪堤成为南宁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洪峰到来时,许多市民站在防洪堤前,亲眼见证了这一幕令人震撼的画面——堤坝的两侧,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象:堤外,洪水滔天,江水湍急,浊浪翻滚;堤内,城市安然无恙,街道平静,生活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洪水逼近时,很多人才意识到防洪堤并不是一件摆设,它就像一面坚不可摧的“生命墙”,一旦洪水来袭,它将是城市与灾难之间唯一的屏障。

正是这道斥资21亿、耗费数年心血修建的堤坝,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南宁——不仅保护了无数家庭的房屋和财产,也避免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没有这座坚固的防洪堤,南宁市区和周边县市必将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洪水一旦越过警戒水位,肆虐的洪流将迅速侵入市区,造成巨大的损毁。

而一旦洪水进入市区,紧急救援和疏散工作将变得极其困难。交通中断,供电、供水设施被破坏,甚至整个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都会被打乱。然而,南宁防洪堤成功地挡住了这场灾难,将巨大的水压与洪流隔绝在城市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宁人如今深知,没有林国强市长当年“宁愿背负骂名”的坚决,就不会有今天这座城市在洪水面前的从容自若。正如南宁人常说的那样:“林国强市长‘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座堤坝,也用实力证明了它存在的意义。当年所有的质疑、辛苦与争议,最终在岁月的检验中得到了最好的答案。

如今的南宁防洪堤,已不仅仅是一道挡水的屏障,它更是这座城市的坚实守护者,守护着无数家庭的平安,守护着南宁繁荣发展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