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原上海市委书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江同志、曾庆红同志、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及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代表张荣恭等两岸三地的各界人士都前来送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后一程。汪道涵之所以能够成为如此受人尊重的好领导、人民的好公仆离不开他的父亲,早期革命家、教育家汪雨相的正确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雨相1878年出生于安徽明光的一户佣商家庭,虽然生活相对富足,但还是受大地主阶层的欺辱。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汪雨相被家人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取功名,改变家族命运。汪雨相也不负众望,于1899年考中了秀才。之后,汪雨相虽然也曾多次入场,但未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在1902年选择回到老家当了一名启蒙先生。然而当时的清政府无能腐朽,在西方列强面前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不堪一击。

汪雨相明白旧有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忍这些未来的希望受到传统封建的摧残,于1904年选择了离职。当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成为了新一代的列强,所以当时许多的有识之士选择前往日本留学。我党创始人李大钊同志、陈独秀同志、孙先生等都曾东渡日本寻求救国之道。汪雨相也选择了同样的道路,通过滁州知州熊鞠生的介绍获得了保送日本留学的名额,在1905年到达了日本。在日本留学的这段时间对于汪雨相的影响非常大,他不仅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也结识了很多爱国志士,思想发生了质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到处宣称自己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但他当时不单是通过变卖母亲的首饰自费留学,还没有通过军校考试,只能在预备班就读,这让异国他乡的蒋介石内心充满了彷徨。正巧在这时蒋介石结识了汪雨相,这个改变了他命运的贵人。汪雨相刚到日本不久就认识了爱国志士,其中就包含有陈天华。在了解蒋介石的困境后,汪雨相就将蒋介石引荐给了陈天华。蒋介石正是通过陈天华才有幸追随孙先生。

旧时代文人出身的汪雨相写的一手好字,文学功底深厚。当时在日本筹建同盟会的孙先生身边正好缺一位文书,陈天华就向孙先生引荐给了汪雨相。孙先生的革命思想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为汪雨相照亮了未来的路。受孙先生的影响,汪雨相积极参加罢课活动,抗议日本政府取缔留学生的决议。因为汪雨相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被李誉龙介绍加入了同盟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汪雨相从日本毕业,此时的他也面临选择,是留在日本继续为同盟会工作还是回国。虽然当时同盟会的同事都希望汪雨相能够留在日本一起战斗,但作为一名深受四书五经荼毒的旧社会文人,汪雨相深知自己缺乏革命所需的大无畏精神,毅然选择了回国。汪雨相很有远见,他明白孩子才是中华复兴的主力军,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所写:“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汪雨相在回国后毅然投入了教育行业,用另一种方式救国。

汪雨相回国后曾试图改变旧有的教育方式,推行新式教育,却阻碍重重。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他的教育理念才逐渐被人所接受。汪雨相为了改变家乡的教育情况,在家乡兴办小学与中学,推动了当地的教育发展。1927年,蒋介石途经明光时,在火车站见了这位曾经的恩人,但态度非常傲慢,汪雨相对此非常不满,就此对蒋介石有了隔阂。当蒋介石公然违抗孙先生的遗志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后,汪雨相失望透顶,与一些国民党的正义之士退出了国民党,思想开始向共产党倾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汪雨相的儿子汪道涵在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儿子身体力行的影响下,汪雨相对我党有了更深的认识,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因此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汪雨相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拒绝了国民政府的邀请,带着家人历经了千难万阻于1938年到达了边区延安,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此跟随新四军走上了抗日前线,汪雨相则继续从事教育行业,为抗战培养人才。

到达延安后,汪雨相的精神再次得到了升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他的梦想。当时汪雨相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但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汪雨相的入党申请迟迟没有通过。直到1948年,汪雨相才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此时的他已经70岁高龄了。建国之后,汪雨相选择在北京定居,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还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85岁的汪雨相因病逝世。汪雨相虽然一生都没有上过战场,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革命,不但他的儿子汪道涵为国家奉献了一生,他的长孙汪致远也继承了先辈的意志,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奋斗,在2001年获得了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