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初年,在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之前,有两位抗匈名将并驾齐驱,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另一位是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不败”将军程不识。

这两位担任的职务很相似,李广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程不识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当时的太守可不是文职,而是边境上的守将。

李广和程不识同属名将,都有各自鲜明的带兵特点,但结果却是,哥俩虽然以揍匈奴人著称,最后都没能被封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广难封的原因起底

李广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英雄事迹,也是诗人们歌颂崇拜的偶像级人物,汉文帝还曾惋惜地说他要是生在高祖刘邦时期,“万户侯不足封”。结果到了汉文帝的孙子汉武帝这里,别说封侯了,主要战役都不想启用他。

漠北决战时,要不是李广拉下老脸苦苦求汉武帝让自己带兵出征,汉武帝肯定又让他在家里呆着继续养老了,就算最后让李广上了战场,在出征前汉武帝拉着卫青那个叮咛啊:“老李好逞强,运气又差到极点,你可千万别让他跟匈奴主力对抗啊。”

卫青完全贯彻了领导的最高指示,只让李广率领辅助部队,此举引发后世对他的超多恶评,说卫青欺负李广,嫉妒李广的才华,李广之死也完全赖他。

要说卫青是真冤,他只是按最高领导的要求办事。那么怨汉武帝吗?汉武帝虽说脾气不咋地,在人才方面却是相当爱才惜才,这事归根结底还是赖李广自己。

这么关键的战役,您老人家就算打败仗也可以称之为牵扯匈奴精力,但偏偏李广什么都没做,他华丽丽地迷路了。迷路这事可赖不了别人,为啥其他人不迷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广的好评主要来自于他个人超强的武力值,以及司马迁先生对他的极力吹捧。不过,个人武力和建功立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李广战绩很差,有次还被俘虏,幸好仗着武艺高超抢了一匹匈奴的好马逃了回来,但是他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要不是汉武帝为了多捞钱规定能花钱赎罪,李广一早就得去见阎王爷了。

李广不是没有优点,他的问题在于个人综合素质评分不够高,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

李广的优点在于个人能力极强,箭法超群为人讲义气,作战时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他以机动灵活的战术代替传统的排兵布阵式,其实是采用了匈奴式的粗犷打法,试图以骑兵对抗骑兵。

但实际上,他的这种打法对付匈奴小股游击部队还可以,一旦遇到匈奴主力,队伍立刻会被冲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很简单,即便你率领的是精良的骑兵部队,也无法和匈奴人抗衡,人家匈奴骑兵单兵作战能力远超中原骑兵,而且当时的战马没有马镫,作战时只能一手牵缰绳一手拿兵器,往往骑术不佳的士兵刺中敌人后自己也会被反作用力带下马。

所以李广这种战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来个奇袭还可以,他无法在战术层面上获得大胜。

不过,当时的将士都愿意追随李广,因为李广号称“随便”将军,带兵不讲究什么军纪,行军也没啥讲究,走到有水的地方就安营扎寨,他事也少,从不让士兵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跟着这样的领导可以少受不少罪。

但是遇到李广这样的属下,他的领导汉武帝就感觉很糟心了。有时候我们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看待问题,不是汉武帝要刻意压制李广,而是李广这样的将领让他十分不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次汉武帝派了个宦官上李广那监军,要说这宦官也是讨厌,带了几十个属下想要来个边塞一日游,正巧碰上三个匈奴人,宦官那股子流氓劲上来了,想要欺负人家,结果这三个人箭法了得,把宦官的随从杀得精光,这宦官倒是命大,好歹跑了回来。

李广一听这事,立刻激动起来,带着一百多人就去追杀这三个匈奴人,也没吱一声,手下人压根不知道主官跑哪去了。结果李广一向点背,这次也不例外,遇到了千人的匈奴队伍,差点让人家团灭,不知道是他急中生智唱的“空城计”管用了,还是匈奴有其他事,反正最后李广抹着一头的冷汗总算平安无事地回到驻地。

这事传出去,士兵们纷纷为李广鼓掌,李将军好样的,勇猛无比沉着冷静,是咱们军人的骄傲。传到汉武帝的耳朵里,要不是汉武帝年轻,估计当场就得来片速效救心丸啥的。

李广自此在汉武帝那里上了黑名单。作为主帅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也不拿手下士兵当回事,骑兵都挺金贵的,你得给我省着点用啊!

本来汉武帝控制欲就特强,但李广完全让他摸不着头脑,你说他打仗不行吧,他还经常在小范围内获得胜利,并且仗打得还相当漂亮;说他行吧,也给他机会来着,结果四次大战役没一次能露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李广就是想封侯也没有多少机会。本来在汉景帝时期他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后是有封侯机会的,结果他在政治上太幼稚,擅自接受了梁孝王的将军印,此举惹恼了汉景帝,封侯的事自然就泡汤了。

等到了汉武帝时期,要想封侯你得有军功。通过军功封侯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斩杀对方重要军事将领,一种是虏获大量敌方人口,一种是斩杀敌军数量达到封侯标准。

李广的胜利都是小范围性质,以上三条一条也不符合,要不是司马迁力挺他为他四处打call,他会跟自己的老同事程不识一样,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程不识无法封侯的原因起底

程不识被称为“不败”将军,顾名思义就是打仗几乎没打过败仗。

与李广这种让皇帝不放心的同事相比,程不识则是那种让领导相当放心的下属,不同于李广的洒脱奔放,程不识带兵的特点是“纪律”和“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士兵们都愿意跟李广打仗,没人愿意跟着程不识,因为跟着这种领导实在太累了,身体也累心也累。

程不识带出来的军队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军队。程不识很清楚自己带兵的优劣,因为自己没有李广那样的天赋,不是什么军事天才,所以必须通过努力来弥补缺点。

所以他对军队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都很严格,晚上也不让大家放心休息,必须有夜间站岗和夜间巡逻人员,他自己则身先士卒,常常处理公文到深夜。

他对于士兵的考核和训练也是相当严格,虽然士兵们不能跟李广的士兵那样,累了找块地方就睡,但他的这种方法却令匈奴军队望而却步。

匈奴军队在作战中会随时评价对手的实力,跟狼群的作战十分类似,你弱了他就冲上前狂扁你,发觉你实力比较强揍不动的话他也不会跟你纠缠。

所以,程不识之所以被称为“不败”将军,是因为匈奴军只要碰上他,不出半个时辰就判断出这人太难惹,于是骑着马飞奔遁走,所以程不识几乎没打过败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有封侯的原因和李广也差不多,李广是因为没取得过大范围胜利,程不识也是如此,还没打人家匈奴兵就跑光了,上哪砍匈奴首领的脑袋去?

其实在战场上,既要有程不识这种坚实的后盾,也要有李广这种敢于疯狂突破的将领,不过,二人是否有过合作在历史上未见记载。

后来,程不识当上了太中大夫,比自尽而死的李广结局要好多了。

李广的遗憾在于传奇故事很多,却没有为国家真正做出贡献。

程不识的遗憾在于一辈子兢兢业业守着边境,从没打过远征战役。

话说回来,如果在职场上,你是愿意做大胜大败的飞将军李广,还是稳扎稳打的老实人程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