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出品

摘要:这种不读书的状态,使新闻业成为知识特别容易老化、从业者让人感觉特别肤浅、作品缺乏价值的行业。很多人走出大学校门后,就没认真读过一本文史哲经典,靠吃大学的教科书知识老本,凭常识经验做各种判断,在常规框架中做重复劳动。把碎片化的信息当知识,把常识当思想,把畅销书当严肃阅读,观念水位和专业能力无法提升。不读书,远离新知,知识老化,观念落后,史感缺乏,可能也正是我们新闻界缺乏受到尊敬的人物,新闻业缺乏时代性、现象级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行评同行,评得更内行,看一个前媒体人评价媒体和媒体人的读书状况,听起来虽然很刺耳,却不得不承认有一定道理,他说:

“我是做媒体的,给大家一个忠告:离开了学校、老师之后,你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媒体、新媒体。但是,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媒体推荐、谈论的书,很多都是价值很低的,甚至是垃圾。但是这不是媒体的错,因为媒体不是学术杂志。我们现在的媒体里面,几乎没有几个读书人了。那些活跃在媒体上的专栏作家、学者,大多数是不学无术的。受了他们的影响,你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傻瓜。而且是一个自以为会独立思考的傻瓜,一个自以为满脑子健全常识的傻瓜。

媒体里几乎没几个读书人——这个判断虽偏激,却触及媒体和新闻业在知识上一个巨大缺陷,也是媒体人很少愿意面对的软肋:一个身处公共信息集散节点上的文化群体,掌握很多信息,却远离知识,没有严肃阅读的习惯。他们的专业没有多少核心知识,天然缺乏知识本钱,习惯以“常识”为知识工具,工作没有输入知识的压力,知识特别容易老化。新闻业,冠以“新”之名,却离“新知”很远,为信息过载所累。想到好几天没读书了,常惊出一身冷汗。

作为一个专业本身,新闻业本身没什么书可以看?人们常诟病“新闻无学”,批评这个专业没多少学问,首先表现在没几本值得看的经典,没多少公认为“必读”的书,没有自己的知识和思想的故乡。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工作时,箱子里会装很多书,方便随时查阅。一个法学院的毕业生,不经常读新近文献,就会觉得离这行很远了,同行讨论时插不上话。这些行业都有公认的学科经典和知识偶像,不读几本必读的经典,都不好意思说是这个行业的人。新闻业好像没有这种书吧?不说读文史哲吧,媒体人好像也很少读新闻学者写的书,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做好新闻所需要的知识,绝不是从新闻学理论书籍中获得的。

干这行,好像也不需要读什么书?记者找选题写新闻,靠的是“新闻鼻”和“常识感”,而不是知识感。医生遇到疑难杂症作诊断,需要去翻医学书籍,向医学院教授求教。法官碰到有争议的法律问题,要找法学院知名教授座谈研讨,“某案研讨会纪要”甚至能成为判案论据。记者在新闻实践中遇到难题,会向学院和书籍求教吗?不会,新闻实践依靠的多是常识判断,世道人心,常情常理,经验理性,媒体人靠着经验去捕获选题,靠常识去积累分寸感,用常识去洞察人心和写作。新闻业名为“新”,实际上做的多是重复劳动,如塔奇曼在《做新闻》中所观察到的,日复一日,将新闻纳入一张大网,按常规框架去生产就行,好像没多少知识含量。记者在编前会讨论业务,很少去援引哪本书哪个学者的理论。传统的采写编评摄,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好像没有哪个岗位需要读很多书才能胜任的。

新闻业的工作节奏,似乎也没有给读书留下多少时间?一个热点接着另一个热点,一个大稿接着另一个大稿,每天要把频道填满,不能让版面空着,热点此起彼伏,新媒体更需要24小时的工作节奏,疲于应对不停息的内容生产,都有都赶截稿时间的节奏,哪有时间和心境读书?新闻是个消耗性很强的产品,一个作品带来的热度和影响,很快就被消耗殆尽,需要你奔向下一个热点下一个作品。新闻工作的残酷就在于,需要永动机般的工作状态,去满足人们对“新”的信息消费渴求。新媒体更加剧了新闻业的工作内卷,公与私已经失去界限,从业者须24小时处于在线状态,哪有可以安静坐在书桌前的闲暇状态。

这种不读书的状态,使新闻业成为知识特别容易老化、从业者让人感觉特别肤浅、作品缺乏价值的行业。很多人走出大学校门后,就没认真读过一本文史哲经典,靠吃大学的教科书知识老本,凭常识经验做各种判断,在常规框架中做重复劳动。把碎片化的信息当知识,把常识当思想,把畅销书当严肃阅读,观念水位和专业能力无法提升。不读书,远离新知,知识老化,观念落后,史感缺乏,可能也正是我们新闻界缺乏受到尊敬的人物,新闻业缺乏时代性、现象级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识感很重要,但常识的知识含量并不高,光靠常识感提升不了新闻业品质。黑格尔说过,所谓常识,往往不过是时代的偏见。如何超越时代的偏见?必须要有充分的、海量的、经典的阅读。所谓经典阅读,是指那些出版超过30年、50年甚至100年的书,而非当下畅销书和新书。当下受到欢迎的畅销书,多是对当下常识感和偏见的迎合。学者陈平原说:当一个学者说出一句话、表达一个观点或者写出一本书来,大家都叫好,证明你跟大众的水平是差不多的,这样才可能有一呼百应的效果。一个好的学者,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十年以后才能感觉到他的价值,二十年以后大家会觉得他有预见性,这才是学者应该做的事情。

根系阅读,才能支撑“根系思考”,进而支撑有深度、有价值的、有源头活水涌流不断的流畅写作。无根系的阅读,拿着杂志、报纸、刷公号、刷短视频去吸收知识,只是休闲、消遣性的阅读,至多让你形成某种感慨,或者积累素材,并不能支撑你的写作。

哪些阅读属于根系阅读呢?比如,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原著,经过了流行的筛选和检验,不是“水面的白沫”,而触及一条河流深处的深流湍流,每一代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思想营养,流传中成为经典。《文心雕龙》《社会学想象力》《群氓时代》《论法的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经典吧,每个专业都有这样的经典,啃原著,就是知识上培养自己的根系。比如,对一个社会的结构和文化进行深描细描的著作,什么叫“结构”,我将其理解为“长时段中不变的规律和逻辑”,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根系,元宇宙、区块链、ChatGPT,这些东西,无非就是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概念泡沫,而已,要去读“结构”。比如,洞察幽微人性,读那些深描复杂人性的文学作品,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红楼梦,读懂了那些作品,就能解释当下每天遇到的多数人、每天经历的多数事,那些作品写的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的“根”、人性的“根”。

媒体人在常识感中追求与大众的“平行”,转型转晕了头,甚至刻意追求“下沉”,去吃庞大的下沉流量,追求一呼百应的10万+,而不是通过严肃阅读去前瞻和预见,去作当下问题的监测者和未来的瞭望者,新闻怎么会有深刻,这个行业怎么能赢得更多尊重,专业在学术系统中岂有地位?媒体人知识老化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得过且过,搞一个10万+挣一个工分,而不是站在10年、20年之后看今天,在往昔的异乡中揭示人性,用未来去引领当下,为当前社会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尽新闻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