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新中国用75年时间实现了保障人民健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49年的35岁,到2023年的78.6岁,人均预期寿命翻了一倍有余。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个14亿多人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追梦七十五载,让我们一起来见证新中国创造的健康奇迹。
总台央视记者 张芸:上海市浦东区祝桥镇的赤脚医生陈列馆是由被称为“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的王桂珍自费建立的。
这就是大半个世纪前王桂珍使用的药箱,里面装有一些拔罐器、药品以及注射器等,40多年间,王桂珍就是背着药箱,为这里的2000名左右村民行医治病。
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像王桂珍这样的“赤脚医生”,在农村缺少药品的情况下,始终守护着邻里乡亲的健康。
王桂珍去世后,和她一起学习工作过的老朋友邵文福,在这个国庆假期再次来到这个记录赤脚医生故事的地方,重拾青春记忆。
原赤脚医生 邵文福:那时候叫我们赤脚医生,因为我们不脱离农活,在插秧的季节,我们要赤脚到田里去插秧。要是田头有病人的话,我们背着药箱,也赤脚出现在田头。
78岁的邵文福,20世纪60年代和王桂珍一起参加了上海第一期赤脚医生培训。当他们背起药箱,行走在田间地头,“赤脚医生”这个亲切称呼,是最能体现人民情感的光荣称号。
原赤脚医生 邵文福:流脑大流行的时候,交通工具是非常缺少的,我们那时不问什么,就背着病人往流脑的隔离病房奔跑。有的妈妈跟她的儿子女儿讲,赤脚医生救你的命。你把这个人记住,不要忘掉,永远记在心上。
1974年,王桂珍代表中国150万赤脚医生参加了世界卫生大会,这种被誉为“以最小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健康收益”的中国特色模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王桂珍的先生 邱水兴:她在大会上做了三次发言,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赤脚医生。她说,赤脚医生是“心中有人民,肩上有药箱,脚下有泥巴。”
这是王桂珍留下的赤脚医生证、乡村医生证和执业医师证,三个不同年代的证件见证了我国基层医疗的时代变迁。如今,王桂珍所在的祝桥镇江镇社区居民,可以做到小病不出门,在家门口就能进行CT、B超、心脏彩超等医学检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卫玉康:现在我们“新乡医”基本上覆盖了每一个村、每一个居委会,一个人辐射2000左右的人群,我们这边大概每年的门诊量在10万左右,主要是完成一些相应的慢性病的管理、基本医疗以及健康、康复、妇幼等,人类生命全周期的管理。
26岁的顾超是土生土长的祝桥镇江镇社区人,作为江镇社区派驻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他在王桂珍工作过的地方,更加坚定了自己守护村民健康的信念。
上海市浦东新区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医生 顾超:在我们的父辈口中,王桂珍医生是一名随叫随到、和蔼可亲的好医生,因此她受到人们的尊敬,我也想成为这样一个人。现如今卫生室的环境与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顾超毕业于上海健康医学院,这是全国首家以“健康”命名的医学院,一批批从这里走出的医学生,如今已成为各地基层医疗机构的新鲜血液。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杨光锐:全科是我们一个非常特色的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民生命健康的守门人。这些学生主要是经过“5+3”的学习和培训,前5年是在学校和附属医院学习,另外3年是在三级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就可以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从赤脚医生到健康守门人,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495万名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其中有110万名乡村医生,共同织起了一张规模巨大的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服务网。
从“小病拖、大病扛”到能在“家门口”看病,目前全国共有102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2%。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力争明年底覆盖90%以上的县市。
从疑难杂症难解决到权威专家云会诊,眼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全国70%的卫生院和上级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以基层为重点、从源头上护佑的健康中国,让人民健康越来越有保障。(总台央视记者 张芸)
(央视新闻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