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退伍军人储方建回到故乡,向家中的母亲展示他取得的荣誉,却发现自己的母亲竟然对枪械了如指掌。
在储方建的询问之下,母亲才告诉他真相。原来这位已年过五十的妇女,竟然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王牌特工”郑少仪。

01

郑少仪,原名李振芳,1920年出生于扬州。她从小生得一副精致的好样貌,长大后更是出落得越发精致,俨然一个大家闺秀。
郑少仪的父亲是一名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从小便亲自教她读书习字,送她进入当地最好的学堂接受新式的教育,对郑少仪性格与观念的塑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扬州城守军不敌日军烧杀抢掠,很快沦陷。

一心想投身于革命的郑少仪,心系家乡,四处奔走,活动在扬州地下革命的第一线,亲自参与、组织各种抗日救亡的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少仪的父亲看到此情此景,心里非常欣慰,多次帮助女儿联系当地的革命组织,完成任务。
在这期间,郑少仪因为革命意志坚定,顺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郑少仪因为出色的工作水平与沉稳的性格深受党组织器重。

02

而她的上级认为,她的身上有着一个优秀的特工所具备的特质,便将郑少仪安插进了驻扎在泰州城里的国民党“二李”部队中。
二李部队地位特殊,当时还是新四军军长的陈毅,为了争取党在苏中地区的领导权,制定了“争取中间派、打击顽固派”的方针,而二李部队则是需要监视、争取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正在休息的郑少仪看到其他士兵提前领取了军饷,心中一震。多年的革命经验告诉她,这支部队一定要有所行动了。
于是,她在行动之前及时潜入二李部队的作战科,窃取了他们的行动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她面临一个问题,便是如何用最快且最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将情报送到我军手中。时间紧急,郑少仪来不及思考,当即选择最简单的步行方式护送情报。
从敌方部队到我方根据地,道路偏僻难行,要连夜趟过七条河,走过几十条泥泞的乡间土路,对于一位女性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03

郑少仪二话不说,假借去镇上吃饭为由,在餐馆里换下军装,穿上轻便的旗袍,趁着夜色朦胧,向我军根据地走去。
半夜十二点,郑少仪终于将情报完整地交给了我军作战部,司令员根据情报立刻调整了战略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距离国民党军原本的进攻时间,仅剩五个小时,可谓是生死时速。
交接完所有的情报,疲惫不堪的郑少仪找了一处安全的居所便沉沉睡去。清晨作战时,子弹声和连天的炮火声都没能使她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郑少仪休息的过程中,新四军正是因为有她及时准确的情报,又取得了一场完美的胜利。郑少仪也被陈毅称为“王牌特工”

这次行动后,党组织考虑到郑少仪身份恐已暴露,便更改了她的姓名,留在己方部队中继续革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郑少仪转入地方法律机关工作,并居要职。她秉持从前工作期间一贯严谨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深谙教育重要性的她,对子女也是严格要求,刚柔并济,才培养出了储方建这样优秀的人民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