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贺健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心情非常激动。
自从1929年离家参军,他已经有23年没回家了。
在路的尽头,站着一位小老太太。贺健很激动,快步走到老太太跟前。
突然,老太太直接打了贺健一个耳光。
老太太为什么要打贺健耳光?贺健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回家?
黄麻起义点燃心中火焰
贺健出生于1911年的湖北黄安县,那时候的黄安还不是革命圣地,还没有未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
贺健不姓贺,他的原名叫喻安良。当时国家动荡,社会混乱不堪,父母不奢望喻安良有出息,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
喻家世代务农,喻安良的父母也只是个普通农民。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把他们能力之内最好的东西,全都给了自己的孩子。
贺健小的时候,父母没有让他帮家里干活。在别的孩子已经开始拔草拾柴的时候,贺健还在街边玩耍。
在贺健太顽皮的时候,父母也会呵斥他,甚至忍不住动手打他。贺健的童年,就在快乐的时光中悄悄溜走了。
慢慢地,贺健成为了一个大孩子,他也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开始主动分担家务。与此同时,父母也开始给贺健张罗娶妻。
就在贺健父母准备给贺健说亲的时候,黄麻三万自卫军打响了当地武装起义的第一枪。
16岁的贺健看什么都新奇,在农民政府成立后,贺健着急地去看新政府。贺健过去的时候,正赶上自卫军们给老百姓分田地。
看着老百姓拿到属于自己的地契,那激动得泪流满面的样子,贺健也动了参加革命的心思。
当天回家后,贺健就和父母说了自己在县城的所见。谁知母亲一皱眉,马上就警告他不要掺和到这些事里。
贺健不明白,打土豪、分田地明明是光荣的事,为什么母亲却要让他远离呢?喻母说的话,贺健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还是经常去看新政府,去看那些拿到了土地的贫民。但新政府没有存在多久,被打跑的国民党就卷土重来了。
那天贺健有事,正好没有去城里。等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起义队伍已经离开了黄安县城。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贺健觉得很遗憾。他是想参加起义队伍的,但父母一直不同意。贺健还想说服父母,让自己加入起义军呢。
不过起义队伍走了,当地还有赤卫队。虽然父母不同意,但贺健还是在18岁这年加入了赤卫队。
当然,贺健加入赤卫队这件事,并没有告诉他的父母。贺健知道,就算说了父母也不会同意,还不如直接瞒着。
但一直瞒着也不是办法,总是会被父母发现的。在一天吃饭的时候,贺健直接告诉了父母,自己参加了赤卫队。
没想到,父母对这件事的反应很大。母亲更是严厉告诫他,让他不准再去赤卫队了,不然就打断他的腿。
贺健不明白,别人的家庭都支持孩子参军,为什么自己家就反了过来。他问父母,究竟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参军。
要是父母不能给他一个准确的回答,那他一定会去参军的。贺健的这句话,一下子激怒了他的母亲。
“你懂什么,打仗都是要死人的,你怎么确定你自己能活得下来。我和你爹就你这一个儿子,还指着你给我们养老呢!”
“你要是去参军,还不如让我和你爹现在就去死。我们死了,你也就没有牵挂了,想干嘛干嘛。”
贺健一下子呆住了,在他的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话。这么生气的母亲,是贺健从没见过的。
但贺健因为母亲的这一番话,不得不从赤卫队退出了。虽然有父母的逼迫,可贺健心中的信念从未消失。
骗家人打铁去参军
1929年,一支红军部队来到了贺健的家乡。当时为了扩军,我军在四处征兵,贺健听说了消息,参军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但家人知道他有革命的心之后,就对他看得非常严。贺健想偷偷去报名,都被母亲给发现了。
眼看红军就要离开,贺健不想失去这个机会。或许贺健参军是命中注定,在贺健即将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表叔找到了他。
表叔想去学打铁,又看到贺健没有正经工作,就问他要不要一起去。贺健听了表叔的问话,脑子一转想出了办法。
他回家告诉父母,自己不是想去参军,而是想和表叔一起学一份手艺。别的都是虚的,只有学到的手艺是自己的。
听到贺健想学手艺,喻父喻母非常高兴。他们相信了贺健只是想学手艺,十分高兴地给贺健收拾了行李。
在送贺健离开家的时候,喻母拉着贺健的手,叮嘱他在外照顾好自己。贺健心里只想着赶紧走,一点都不想听母亲的唠叨。
喻母想着儿子很快就会回来,贺健想着等参军后再回来和父母赔罪。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次一别就是二十多年。
和表叔离开家后,贺健在县城和表叔分别。得知贺健想去参军,表叔劝他别去,参军容易送命。
贺健不怕,他告诉表叔,自己要是成功加入军队之后,就会回家告诉父母的。见贺健已经有了决定,表叔也不再说什么了。
贺健参军后,被分配到了通讯班,成了一名通讯员。贺健和班长说,想回家看看父母的时候,班长却说大军要启程了。
既然军队要启程,肯定不会为了贺健单独停留的。贺健要是回家看父母,可能就没办法归队了。
到底是看父母还是和大军一起走,贺健并没有纠结多久。他想,自己总有一天会回来,到时候再见父母吧。
在大军启程的时候,贺健跟着大军一起走了。此时的喻父喻母,还不知道他们的儿子已经离开了。
参军之后,为了不牵连自己的家人,贺健把自己的名字从喻安良改成了贺健。进入军队以后,贺健才发现战争的无情。
哪怕是身为一个通讯员,都要做好在战场上牺牲的准备。贺健在战斗中从不退缩,很快就成为了班长。
后来,军中要给徐向前挑选警卫,就挑中了贺健。能给徐向前当警卫,这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对贺健来说,这个安排他并不满意,因为贺健更想去战场,而不是护卫首长的安全。
徐向前知道贺健不想当自己的警卫,就问他是为什么。贺健说,自己参军是为了打仗的,不是为了守在后方的。
徐向前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不上前线呢?贺健说,因为大官都不会在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徐向前这么大的官。
听了贺健的话,徐向前非常不赞同。他说:“我们红军内部都是平等的,你们上了战场,我就要陪着你们。”
徐向前安慰贺健,在自己身边不是不能上战场,表现好了他还是能回到前线的。听了徐向前的话,贺健才安心当了徐向前的警卫员。
半生征伐,愧对家人
在徐向前身边的时候,贺健学到了很多东西。徐向前无论是领兵还是练兵都很有一套,贺健也学到了不少领兵的方法。
这些领兵作战的方法,对贺健以后打仗有很大的作用。在一次空袭中,贺健及时推开了徐向前,自己却身受重伤。
后来红四方面军转战南北,贺健也离开了徐向前身边,成为了红四方面军下面的一个指挥官。
抗日战争的时候,贺健在山西和敌人斗智斗勇。在阎锡山投降情绪最严重的时候,贺健积极做友军的工作,安抚晋军不要投降。
在被调回鲁南后,贺健更是带领我军部队,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贺健担任“老四团”团长的时候,被敌人叫作“贺阎王”。
这个凶名,是建立在贺健对日军的重大打击之上。当地的敌人听到贺健的名号,都不敢轻易和他对上。
有一次,贺健的妻子回了娘家,却被伪军给抓住了。当时伪军的小队长,和贺健妻子娘家的村长有点亲戚关系。
村长告诉伪军小队长,他抓的是贺阎王的老婆,吓得伪军小队长赶忙把贺健的妻子放了,还帮忙在日军那里打掩护。
1952年,贺健终于有时间回乡了。当初离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就是不知父母如今可还安在。
二十多年过去了,贺健其实对父母安在的希望不大。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母亲还活着,还在等着他回家。
回家的路那么短,又那么长。贺健心里着急,却不想表现在面上。坐在车里往家赶的时候,贺健恨不得插翅膀飞回去。
车子开不进村子里,贺健就下车自己走。二十多年过去了,村子里的变化很大,许多熟悉的人已经不在了。
他沿着记忆中那天回家的路走,就看到路的尽头站着的人。只一眼,贺健就认出那是自己的母亲。
虽然母亲头发已经白了,脸上也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贺健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母亲。
贺健走到母亲面前,还没来得及叫一声娘,就被母亲打了一个耳光。打完之后,母亲抱着贺健嚎啕大哭。
“你个狠心的人,真的就忍心扔下我和你爹走了啊!”母亲多年的情感终于有了宣泄口,她一个劲儿捶打贺健。
听着母亲的哭声,贺健心中悲痛不已。他知道,自己对母亲的亏欠补不回来了,以后,他一定会好好陪着母亲。
二十多年,母子两人错过了太多。幸好喻母等到了儿子,幸好贺健见到了母亲,让这二十多年的思念有了宣泄的地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