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丰县南部,距离县城101公里处,有一个掩映在青翠挺拔,连绵起伏大山深处的乡镇,名叫君埠乡,这里溪水淙淙,碧绿清澈,这块山水交融的土地,在土地革命时期却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所以被人们称为红色君埠。
在君埠境内,有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万寿宫、黄竹岭第一次反“围剿”指挥所旧址、小别大拱桥等20余处;革命先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君埠红色故事数量多,有“主席五临君埠”、“上田医院救治罗瑞卿大将”、“铁炉下暴动”等有史料可查的10余个红色历史发生在这里;君埠红在群众支援红军牺牲多。今天,我们介绍一位开国大将后人来君埠寻找父辈足迹的故事。
前不久,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子,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原副政委、少将罗箭,怀着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带着父亲的期愿回到了其魂牵梦绕的地方,穿越整整90年时空,来到君埠上田村红军医院旧址,抚摸着红军医院现存斑驳的院墙,红润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深情地说:感谢老区人民的无私帮助,给了家父第二次生命。
随后,将军驻留父亲重生的地方,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但走得再快,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回首烽火岁月,不忘铁血荣光,随着将军的思绪,在这个小山村里,仿佛回到了九十年前的烽火岁月——
1931年春夏之交,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军事“围剿”的失败,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他坐镇南昌行营主任,指挥二十万军队,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从赣江边一直延伸到福建建宁,分兵四路呈数百里长的弧形阵线,向中央根据地腹地江西兴国、宁都、瑞金等地推进,企图一举拿下红一方面军。
当时,“围剿”红军的敌第五路军二十八师,由师长公秉藩率领,由富田向东固进发,选择的路线是途经一个名叫观音崖的地方。观音崖山势横亘东西,山势陡峭,雄伟峻拔,连绵起伏,纵横四十余里,其山怪石嶙峋,林海莽莽,主峰海拔762米。山腰一岩突出,可避风雨。
据当地百姓介绍,早先一带的山旮旯里都居住着躲避战乱的先民,当年,山里有个人带头募捐,修了座观音庙,因观音崖供奉观音菩萨,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山的名字叫做观音崖,岩旁的一眼泉水,名曰“送子泉”,据说观音菩萨非常灵验,有求必应。凡是来这里进香朝拜的善男信女,只要到“送子泉”里摸一块石头带回家去,都能生个儿子。一时名声大震,方圆百里的百姓不惧山高路遥,纷纷来观音岩烧香拜佛。不知什么时候,一场山火将庙宇神像全部焚毁,如今只留下古庙遗址。
当年红军总部在第一次反“围剿”时抓获张辉瓒的电台,并很快就组建电台侦听技术,而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红军有了电台,照例用明码交谈,这样就暴露了他们的行踪,于是,针对敌人的四路围攻人马,红军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兵力部署:一是一是红军主动撤离到根据地腹地;二是用好一支疑兵诱敌深入;二是命令红3军团为左路军,绕道桥头、固陂圩,由西向东攻击富田侧后。三是红3军为中路军,沿东固至中洞的大道向富田攻击前进;四是红4军为右路军,分两路抢占九寸岭、观音崖隘口然后向包抄富田进攻。
其中,红四军第11师接到的命令是抢占观音崖隘口,利用险要地形对敌人进行伏击,随后,这支英勇的红军在师长曾士峨,政委罗瑞卿率领下,从东面迅速抢占了观音崖制高点,在这里守株待兔等待时机敌人打击。针对这次伏击战,当地流传一首红色民谣:观音崖似大障屏,红军山上摆战场,天兵天将立山顶,不怕敌人十万兵。
观音崖隘口阻击战,打得异常激烈,据当时在红11师师部担任特务连长、建国后授予上将军衔的扬得志回忆录记载:5月16日,敌师长公秉藩的率领全师进入观音崖伏击圈后,师政委罗瑞卿一声令下,子弹、手榴弹像暴雨一般向敌群倾泻,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敌人,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知道受到了红军主力部队的攻击,为摆脱被动局面,公秉藩立即下令组织火力进行反抗,随后命令几支部队占领一些高地,妄图与红军对抗。
公秉藩这个师虽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武器装备比红军还是好得多,特别是重武器,山炮、野炮、轻重机关枪,占明显的优势。他们靠着装备上的优势,向我红军占据的高地猛烈轰击、扫射,妄图夺路前进,一口吃掉我们。一时间,整个山头上炮火连天,浓烟滚滚,树倒枝断,乱石纷飞。
此时,师部设在观音崖山顶稍下的一所独立房屋内。这所房屋是老乡们看山歇脚蔽风雨的地方,房门很矮,身材高大的师政委罗瑞卿每次进出都要低头,特务连长杨得志紧急派人在旁边搭了一个高一点的棚子,让政委在里面办公,谁知,没多大一会儿,搭起来的棚子被炮弹击中倒塌了,幸好师政委罗瑞卿都在棚子外面,冒着如飞蝗一样的子弹,只顾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指挥。
不一会,罗瑞卿政委向扬得志下达命令:告诉33团团长聂鹤亭,要坚持顶往敌人想在此处打开缺口的梦想。随即吩咐杨得志派人通知团长聂鹤亭。正在他下达命令的关头,也许敌人发现此处是指挥机关,随即一阵密集的机枪、步枪子弹朝这里飞来。只见罗政委一转身,手没有扶住小房的门框便倒下了。杨得志跑上去一看,子弹从他脸颊的一边射进,穿过口腔飞出。
原来,政委罗瑞卿的下颌被一发子弹打中,只见子弹从他的左颊打入、从左太阳穴穿射而出,因击中了脸部动脉,顿时血流如注。满脸是血是,当时就不能讲话了,一时十分危险。但罗将军却不以为然,毅然用左手捂住脸颊,右手挥舞着枪继续鼓励将士们冲锋杀敌,直到战斗胜利的最后一刻。(我们后来看到罗瑞卿同志的嘴部稍微有些歪斜,就是观音崖战斗留下的伤痕。)
此时,敌人在红军猛烈的攻击下,千方百计想夺路逃跑,然而,逃跑的敌人爬山哪里是红军的对手,我英雄的红军攀岩石,穿荆棘,跳窜奔腾,像猛虎一样向敌人扑去。一个个分队奋起冲锋,抢占了山头的有利地形。任凭敌人炮火猛烈,弹片横飞,硝烟滚滚,一直坚守阵地岿然不动。不多一会功夫,敌人就全军覆没。红军取得了全面胜利。
是役,敌师几近全军覆没,连师长公秉藩也在战斗中本来被生擒了,遗憾的是由于他长相像伙夫,已化装成士兵,混在俘虏群里,没有被认出来。那时红军对愿意回家的俘虏,一律发三块银元作路费,予以释放。这名中将公秉落就钻了这个空子,逃之妖妖了。公秉藩师消灭后,红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除了武器、弹药随时补充部队外,还有很多后方急需的粮食、日用品和药物。是役被主席称赞为: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痛快淋漓地打破敌人的第二“围剿”。
战斗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师政委罗瑞卿却因失血过多,直接昏倒在阵地上,战士们见状,迅速将首长从沾满鲜血的石块上扛下,捂着脸颊急唤医务兵过来。医务兵一个箭步狂奔而来,看见鲜血不断从士兵手指间渗出,急忙将工具箱翻倒在地,仔细查找弹孔大小的圆型硬块,但翻了两遍仍未找到,情急之下将自己珍藏在胸前口袋中的一块银元拿出来裹上纱布就直接按在了出血处,实行加压包扎,终于止住了血,但首长还是处于昏迷状态。
得知师政委罗瑞卿身负重伤,红军总部立即安排把他转到红一方面军总医院进行抢救。此时正值天气炎热之时,战友们抬着罗政委冒着毒辣辣的太平,翻山越岭来到永丰君埠乡杜溪村上田组红军总医院,此时,医院值班的两位医生,正建国后都授予少将的叶青山和李治,他们看到黑色布条做成的简易担架上,手脚在担架外,下垂着快着地面了的重伤罗政委,便马上组织开始抢救。
然而,当他们把罗政委抬到手术台上打开伤口时,都已经惊呆了,两个伤口都已经严重感染,一量体温高烧至40.3度,血压降到了70,且伤口已感染化脓并发大叶性肺炎,他们赶紧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并对颊骨进行手术,手术虽然成功了。但由于失血过多,非常严重,眼下当务之急是需要输血。幸好这一带红军的群众基础好,当地百姓听说医院一位受重伤的红军首长急需输血,一时周边几个村来了十多位村民,在医院门口自觉排好了队并挽着袖子主动献血,通过验完血型配对,终于输血成功。此时,叶青山、李治二位医生都无限感叹地说:根据地人民真好,有这么多群众的支持,我们何愁革命不会胜利!
手术成功了,输血成功了。可是转眼二天过去了,政委罗瑞卿依然躺在病床纹丝不动,昏迷不醒,接下来的事情更让叶青山、李治二位医生担心,罗政委一直高烧不退,脸色还发黑,呼吸也不规则,内部炎症大叶肺炎越来越重,尤其是由于敌人的封锁,缺少药品,消炎药阿司匹林类紧缺,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个礼拜下来,症状已经到了危急状态。
这一天,一筹莫展叶青山、李治二位医生来到罗政委的病床前,查了一下瞳孔等,都摇头叹息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一边吩咐料理后事,痛心疾首地说:“首长这次恐怕是不行了,你叫来村里的木匠在院子里打一副棺木,棺木记得尽量做长一点吧”。此时,村里的一位老郎中听了眼鼻顿时酸了,听说罗首长是从战场上杀敌中弹的,还这么年轻,没有阿什么林的药就难道没其他药可以消炎吗,实在没有我家有草药,我们也可以试一下有没有效果。
没想到村里的这位郎中这么一说,叶青山、李治两位医生顿时眼前一亮,是啊,我们快点召集几个村里的郎中都过来,看看他们那里是否有能消炎的草药。通过他们的召集,很快就来了好几位村里的郎中,他们有的挖来犁头草、半枝莲,特别是君埠街源发药店黄敬华来到医院给罗政委把脉,还开了不少中草药煎服与敷伤口,双管齐下。
这一段时间,邻近几个村的土郎中都非常忙碌,一大早背着背篓上山采草药,好在深居大山,遍地都是药材,这天,医生吩咐急需一味叫仙鹤草的草药,郎中不顾山高路陡,打着马灯,连夜上山采药;上回来煎药换药,加上红军医院叶青山、李治轮流精心照顾,几天之后,大家看到罗政委的发烧和伤口肿块开始慢慢消退,脸色也有所好转,大家终于放心了些。
红军医生和当地村民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中药内服,草药外用的精心治疗,昏迷多天奄奄一息的罗政委体温彻底稳定了,脸色也越来越红润了。终于清醒过来,清醒后罗政委一直盯着楼顶的木板打量着,心想我还活着,我还可以为革命做更多的贡献,感谢上天眷顾。
这次罗瑞卿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为他准备的棺木也没有用上。是他坚强不息的意志才战胜了病魔,也是叶青山、李治二位红军医生高超的医术和根据人民排队献血,以及村里多位郎中不辞辛劳的找药,使他脱离危险,他这件事后来还让主席知道了,他十分风趣地惊呼:“罗长子是阎王爷点了名都不去的人呢!”
这是罗瑞卿大将唯一一次在战场上与死神擦肩而过,建国后,他经常与孩子们提起是老区人民、老区的红军医院给了我人生的第二次生命。他后来身负重任,但一直惦记着这个地方,这次转危为安重生,虽然没有时间亲自来旧地重游,但他的儿子罗箭将军带着父亲的期愿,踏着父辈的足迹,再次回到了其魂牵梦绕父亲重生之处,祭拜先辈们奋斗过的地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