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嘉男与学生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在遥远的雪域高原,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以忠诚为笔,担当为墨,在西藏的广袤大地上书写着教育援藏的篇章。他就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高级教师、校团委书记唐嘉男,援藏期间历任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第二中学副校长和校长。

“一定要克服高原缺氧等不利因素影响,勇于担当、有所作为,不辜负援藏的大好时光。”在进藏之初,唐嘉男就坚定这样一个信念。援藏5年来,他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担当。

积极担当作为,努力提高受援地教育教学水平

来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第二中学后,唐嘉男就开始思考应该如何帮助学校从整体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他从上示范课和师徒结对入手。

唐嘉男组织开展了“龙藏杯”援藏教师示范课,每人每周推出一节,5年来累计开展了800多节示范课,本地教师跨学科去听课学习蔚然成风。

信息技术课教师拉巴扎西就是在援藏教师示范课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教师。

“刚参加工作时,我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都有压力,是援藏教师帮助了我。”拉巴扎西说,援藏教师向他传授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等。在援藏教师帮助下,拉巴扎西迅速成长为西藏自治区骨干教师,取得高级教师职称,在国家级线上说课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除了组织援藏教师上示范课,唐嘉男还开展了“同辉互促”师徒结对的传帮带活动。

援藏教师王成效和本地教师央宗结为师徒关系。在备课过程中,他们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央宗逐渐掌握了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王成效在与央宗的交流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得教学设计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这种师徒结对的方式,援藏教师和本地教师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实现了共同成长和进步。”唐嘉男说。

为了汇聚更多的支援力量,加强“以省包校”工作,唐嘉男推动成立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援藏共同体,哈尔滨市萧红中学等17所黑龙江省内优质学校围绕课程建设、班级管理、教师培训、师生心理健康、区域质量提升等为受援学校开设名师工作室、线上讲座等。

一根网线连接冰雪与冰川,一块屏幕携手黑龙江与西藏。

唐嘉男发挥援藏省市教育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区域内外学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异地授课、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活动。优质课、直播课、远程网络教学辐射县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触屏可得”,形成两地教育交流共建的长效机制。

“5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招生情况看,今年计划招生600人,但报名人数远超计划招生人数,说明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上升。”唐嘉男说。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2020年端午节,桑珠孜区二中和佳木斯市五中教育集团六中校区,这两所分处祖国西南和东北边陲的学校通过视频升起了同一面五星红旗。升旗仪式上,双方学生分别对远隔万里的佳木斯和日喀则充满好奇,通过视频交流,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友谊。

在教育援藏过程中,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雪域高原。

唐嘉男组织策划援藏工作队“阳光陪伴成长”爱心公益活动,带领援藏教师成立了阳光夜校、阳光学堂,利用空闲时间义务辅导福利院孩子学习,开展兴趣活动。他还为受援校桑珠孜区第二中学及日喀则市各希望小学筹集物资、捐赠物品,总价值累计超过30万元。

在工作之余,唐嘉男注重加强援藏教师团队和本地教师的交往交流。积极组织援藏教师与当地教师共同“过林卡”、同看爱国题材影片,相互探讨教育教学、相互谈心谈话,增强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促进理念融合,形成工作合力。

他还组织援藏教师和学生结对子、开展家访,优化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他带领援藏教师家访156次,用爱心和责任心换来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家长们的认同。

一次家访,唐嘉男走进了学生普潘多的家里。交谈中,唐嘉男注意到普潘多默默地躲在角落里,便主动走过去,温和地说:“普潘多,老师知道你很聪明,以后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老师说。”唐嘉男发现普潘多对绘画有兴趣,就送给她一套绘画工具,并鼓励她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那以后,普潘多在学校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普潘多的父母看到孩子的变化,对唐嘉男充满感激:“唐校长,您是普潘多的引路人,我们感谢您!”

在“引进来”的同时,唐嘉男还组织受援地干部师生“走出去”。2019年至今,他先后组织日喀则市教育系统和桑珠孜区第二中学骨干教师57人次到黑龙江各地市访学培训交流,通过交流互动,实现经验交流、资源共享。

2022年,桑珠孜区第二中学被评为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黑龙江援藏教师团队被评为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以身作则,打造作风优良团队

作为黑龙江援藏工作队“组团式”教育人才领队,唐嘉男还要考虑如何团结队伍,凝聚力量。

他身先士卒,每天从教学楼一楼到三楼数遍巡视,哪间教室门窗损坏,哪间教室垃圾未清理,哪里的宣传标语有脱落,他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

他身体力行,扎扎实实地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的甘苦和学生的现状。无论刮风下雨,他和援藏管理团队一定会在大门前迎接学生和教师的到来,目送学生和教师离校,这是“不用笔的签到”。

他经常随堂听课,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和学生沟通。他强调课堂的专注和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们勇于提问、勤于思考。

无论是早读,还是晚自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积极争取外部资源,为学生补充学习资料;组织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还专门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考试压力。

篮球赛、登山活动、大合唱,简朴的节日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周末自己动手下厨,改善食堂伙食;每月集体过生日,成立关爱小组;建立保健室,配备应急物品,每年对援藏教育人才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每年春节前,他都带队深入援藏队员家中走访慰问,营造“一人援藏全家光荣”的和谐氛围。

“去年母亲身体不适,女儿正处于高考的关键时刻,当时我真是急得团团转。唐校长得知后,安排专人探望我的母亲,为我的母亲提供了医疗照顾和生活帮助,还组织教师对我女儿进行考前辅导和心理支持。我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安心投入工作。”援藏教师杨伯祥说,“在这个援藏团队里,我们不仅是工作上的伙伴,更是生活中的亲人。”

在营造家一样温暖团队氛围的同时,唐嘉男也制定规则,严格要求。进藏以来,他努力把教育援藏工作队打造成一支忠诚团结、艰苦奉献、干净有为的援藏铁军。

一次西藏行,一生西藏人。不忘援藏使命,不忘龙江精神,唐嘉男永远冲锋在前。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08日 第04版

作者:本报记者 欧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