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书法史上第一位“集大成者”,据史籍记载,他楷、行、草、篆、隶五体皆精,且都有开创性的成就。尤其是行书、草书,更称得上魏晋书风的“正统”。很多书友谈及羲之行草,会用“妍美”“潇洒”“内敛”这几个词形容,这是他《兰亭序》《十七帖》诸多作品的典型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梁武帝萧衍曾评价他的字:“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也就是说其字雄放恣肆、大开大合、姿态万千,而这与市面常见的羲之法帖不太符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真正能体现这些气质的作品还不为我们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曾首次公开了一部珍藏多年的王羲之书法,名为《黄庭内景经》。此作是我们可知的“书圣”唯一一部狂草真迹,其珍贵程度甚至远超《兰亭序》。既填补了东晋无大草的空白,又使得我们首次领略到唐代以前的狂草笔法。启功先生对此作赞不绝口,曾临摹数百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景经》在魏晋时期极为流行,王羲之也笃信不疑,他一生多次抄写。此作公开前,我们仅知羲之有小楷版本传世,这部草书作品用笔更加自然,法度也更富有变化,情感也更为真挚饱满,正符合“书无意于佳乃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部作品单字大小超过6厘米,是王羲之可见法帖中字径最大者,也弥补了他无大字传世的遗憾。草书《内景经》写于永和十年以后,比《兰亭序》略晚。王羲之草书取法于张芝、皇象、崔瑗、索靖诸家,笔笔有来源,中年以后又有突破,自成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观《内景经》每一个笔画,我们可以看出张旭、黄庭坚深受其影响,如提按、绞转、连带以及结构的俯仰、开合,但王羲之处理得更为精致熟稔,变化也更为自然,即使“草圣”张旭,在这幅字面前也只能谦称“小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是曰《玉书》可精研”一句为例,“曰玉书可”四字紧凑衔接,字径较小,布白致密,如一笔写成,“精”字陡然变大,布白疏朗,左低右高,俯仰欹侧,动势十足。“研”字以横取势,一笔书就,左高右低,宽疏自然。这种变化全篇比比皆是,无丝毫雷同,笔法变幻莫测,常看常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书《黄庭内景经》原作已失,日藏本为初拓本极度还原原作,尾署“章盛馆摹勒上石”,比之其他版本细节细腻清晰,更为真实可信。将这部作品临摹通透,魏晋正宗草法也就掌握了,再去学习唐草会事半功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我们将王羲之草书《黄庭内景经》日藏初拓本进行了超高清12色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独家推出一款纯手工经折装,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