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浙江台州,老陈因病突然离世,其妻子和女儿小陈在悲痛中处理后事。小陈忙于接待吊唁的客人时,电话不断响起,她以为是骚扰电话便未接听,后发现有多个未接来电。

回拨后,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老陈生前有一张6万元额度的信用卡,使用正常,但最近一笔5.8万元的消费已逾期。

小陈表示,对这笔债务一无所知,且遗产已用于偿还其他债务,无法偿还。银行不认同,认为她们在找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陈要求银行证明其父身份,否则拒绝讨论。

银行将她们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银行需证明这笔钱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但未能提供证据,因此不属共同债务。

法律规定,小陈仅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负责偿还债务。

小陈已提供证据,证明其父遗产已用于偿还其他债务。

法院最终判决,老陈的家人无需偿还5.8万元。银行上诉,但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这一结果得到网友的广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吃瘪的新闻下,许多网友感到一种“出了口气”的满足感。

小陈使用的是银行常用的手段,这让人们感到特别痛快。通常,银行总是要求提供这样那样的证明。

南京的一位男士,家中的现金被老鼠咬坏了。

他拿着这些破损的钞票去银行兑换,银行却要求他出具证明,证明这些钱确实是被老鼠咬坏的,而不是人为破坏的。这位男士感到困惑,他怎么能证明呢?

难道要抓一只老鼠来写证明?如果抓到的不是那只咬钱的老鼠怎么办?还是说需要老鼠再咬一次,然后录下来作为“证据”给银行?无论如何,这听起来都很荒谬。

《扬子晚报》报道过一个类似的案例。2015年,南京的庄先生的妻子去世,他去银行取妻子的定期存款。他带上了所有可能需要的证件,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妻子的死亡证明、独生子女证等。但银行告诉他,他不能取这笔钱,因为这是妻子的遗产,如果她的私生子来银行要求继承怎么办?

银行的意思是,庄先生需要开一张证明,证明他的妻子没有私生子。这无疑是对庄先生的侮辱,他感到非常愤怒。

这类事件还有很多,经常有新闻报道银行要求储户提供一些不合理的证明。实际上,如果要求合理、合法,储户去开证明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像“我妈是我妈”这样的证明,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有时银行的复杂程序令人费解,但并非所有程序都是多余的。

一些繁琐的步骤实际上是为了打击犯罪和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沟通不畅有时会导致误解,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不愉快的经历就全盘否定整个行业。

2024年3月8日,安徽铜陵的一家银行发现一笔3万元的定期存款已经逾期10年,存款人预留的电话号码是空号。警方调查后发现,存款人已经去世10年,最终联系到了存款人的妻子胡女士。

在银行员工的帮助下,胡女士成功领取了丈夫十年前的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西上饶,一位女士家中发生火灾,保险柜中的20万元现金被严重烧毁。她带着损坏的现金向银行求助。

银行员工耐心地对每张纸币进行剥离、分类、清点和审验,花了一整天时间,最终帮助女士兑换了近10万元现金,尽可能地减少了她的损失。女士感动地说:“如果不是他们,这10万元就没了,他们真的在为人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暖的故事还有很多,但负面信息往往传播得更快,使我们忽略了那些正能量的故事。

银行应该不断改进流程,减少客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耐心解释客户不理解的流程。

重视客户体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用户至上,永远是最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