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岁岁重阳,今又将至。在这周的星期五,也就是公历的10月11日,农历是九月初九日,这天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重阳节,又称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九九重阳,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易经》中就把不同的数字也分为阴阳,其中“六”就被定为阴数,而“九”定为阳数,且是最大的一个阳数,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着诸多的习俗。登高远眺,是重阳节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人们登上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此时,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枫叶如丹,菊花飘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绚烂与美好。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大乐事。菊花,花中隐士,不畏严寒,凌霜盛开。在重阳节,人们赏菊、饮菊花酒,品味着菊花的高洁与淡雅,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茱萸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植物,人们将茱萸插在头上或佩戴在身上,以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健康。

然而,在重阳节也是有些禁忌的,其中在民间就有着“重阳四不做,不富也平安”的说法,那这四件事究竟是为何呢?重阳节到了,不妨了解下吧,遵守传统,尽量不做,图个吉利。

其一,重阳节不嫁娶。

在传统观念中,重阳节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日子。而且重阳节还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因此在这样的日子里是不提倡嫁娶,举行婚礼的。虽然重阳节本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但是它是属于老人的节日,还是祭祖的日子,而婚姻是人生大事,人们希望在一个更吉祥、喜庆的日子里进行,所以在民间的习俗是重阳节一般不被选择作为嫁娶的日子。

其二,不能送菊花。

重阳节虽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但菊花在人们的观念中通常是送给去世的人的“祭花”。如果在重阳节送菊花给长辈,可能会引起长辈的不满和误解。

我们在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关爱时,应选择合适的礼物,如糕点、水果、保健品等,当然了最好的花朵是康乃馨了,这样更能传递我们的心意。

其三,不在娘家过重阳节。

在旧时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下,出嫁的女儿在重阳节不能回娘家过重阳。当天是可以回娘家,但是不能在娘家过重阳节。也就是去看望了老人以后,就要立即赶回去。

这种说法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有些不合理,但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观念和习俗。

主要还是因为在当时的观念是女儿嫁出去以后,就是婆家的人了,而对于儿媳当时的要求就是孝顺公婆,既然重阳节是老人节,儿媳就要好好在家伺候公婆,免得婆婆不高兴,或者是导致夫妻发生纠纷,因此才有了这些习俗。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这种习俗已经逐渐被淡化。女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选择与父母共度重阳节,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其四,不能让老人干活。

重阳节是敬老节,我们应该让老人在这一天享受清静和舒适。作为儿女,我们要多承担一些家务和事务,让老人放松身心,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老人为家庭和社会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重阳四不做,不富也平安”,这句话虽然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它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在现代社会,我们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内涵和意义。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传承。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忽略了对老人的关心和陪伴。重阳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停下脚步,回归家庭,陪伴在老人身边。

我们可以陪老人登高远眺,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可以一起赏菊、饮菊花酒,品味生活的美好;可以为老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