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提前过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聚居于湘鄂川黔的土家族人过年,相比于其他民族稍有不同,要比其他民族要提前一二天。风俗规定:农历腊月大,二十九过年,腊月小,则二十八过年,称为过“赶年”。
关于“赶年”的来历,说法不一。
第一种说法是是,当年客家兵攻打土家族,时值年关临近,土家人便提前过年后上山躲避。等客家兵占领山寨后欢庆时,土王令土兵于鸡鸣时分杀回山寨并大获全胜。因公鸡报晓有功,故过“赶年”不准杀鸡。
第二种说法是,古代贫穷的土家人负债累累,财主每届年关便来逼债,于是便提前过年后上山躲债。三说是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还得给富人家做小工,便提前一天过年,以便一家人能团聚。这些说法,似与古代土家族的遭遇相关。
第三种说法是,明朝嘉靖年间,土家族士兵奉旨调浙东沿海随胡宗宪、俞大猷征剿日本倭寇,因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后出征剿倭,土家军士作战勇敢,立下剿倭奇功,土家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形成过“赶年”习俗。
其实,第三种说法更靠谱,“剿倭”之说,在《明史》、《明实录类纂》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俞大猷出任浙江总兵官,征剿沿海倭寇之乱。当时,浙西的倭寇已被打得逃遁出海,而宁波舟山的倭寇,倚仗地势险要难以攻克。朝廷征调川、贵麻寮、大剌、镇溪、桑植的六千兵前往剿倭,“而简麻寮、桑植二司杀手九百人隶总兵俞大猷,令经营舟山之贼。”(见《明实录类纂·军事史料卷》)俞大猷乘十二月二十夜间下大雪,令官兵及桑、麻二司兵,从四面围攻舟山倭寇,一举全歼倭寇。
从中可知,土家人奉旨剿倭应是史实。“桑、麻二司”应是指两族土司,而地处湘西的桑植县迄今土家族人口仍占59.6%,在当年更是土家族人较集中的聚居地,参与舟山剿倭的桑植兵员系土家族人无疑,且征剿时间恰好临近年关,这与传说中的时间相吻合。由此看来,土家族人过“赶年”,是为了记念祖先们“为国抗倭”!
土家族人过“赶年”,会在堂屋里用青布围遮一角,象征军营;在神龛上插梅花松枝,寓意是在郊野里过年;桌上则放一竹篓筷子,表示征战的箭。吃团年饭时,桌子只坐三方,靠大门的一方空着,是为观察敌情。这一切,仿佛是昔年土家族士兵征倭前,过“赶年”场景的再现。
土家族人过“赶年”,家家桌上都有一道“合菜”。当年土家族人给出征的子弟兵饯行,来不及置办宴席,就将猪肉大坨大坨砍开,与香菇、粉条、豆腐、萝卜、白菜、大蒜等数十种菜,混合煮成一大锅名曰“合菜”。之后,便习以为俗,沿袭至今。这“合菜”因诸味相互渗透,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喝酒则是喝“咂酒”,当年,连酒都来不及一碗碗倒,而是直接在酒坛上插上竹管喝,名曰“咂酒”。
土家族人过“赶年”,桌上少不了大块的熟肉。据传是当年过“赶年”时为防一旦有战事,便可拿上一块肉边行边吃,在行军打仗中随时充饥。这熟肉名曰“过桥猪肉”,每块大小都盖过了碗口,犹如搭桥。而每碗肉堆迭三层,相互错列,形似莲花瓣,故又称“莲花碗”。
(本篇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