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啊,我是大J,这里是超实用的二条

每篇解决一个育儿小问题,当好妈妈,更当好自己~

社交能力一直是我很关注的,尤其是开学后的一两个月。

毕竟拥有高质量朋友,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而且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有了好朋友后,会更喜欢上学。学习好的基础,不就是喜欢上学么。

但社交这事难就难在是“多头交互”,书里写的办法,用来引导自家娃都要费一番功夫,再乱入一堆“别家娃”……

哪怕我系统学了各种引导方法,小D从小到大仍然遇到很多交友烦恼。

比如,很多小朋友都会遇到的(小D也遇到过):“他们都不跟我玩”……

我自己曾是“社恐”,容易自我代入,害怕自己引导得不够好。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很多问题,可以有更加简单的方法,今天就一起总结分享一下。

01

我没有朋友--客体分离,永远有选择权

妈妈,我没有朋友,他们都不和我玩!

我曾经以为这是个社交问题,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思维模式的问题,那就是需要避免孩子从小形成“悲观”解释风格。

细想一下,咱们孩子不可能真的“一个朋友都没有”,但孩子的表达方式就是把单一事件绝对化了。所以我们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客体分离,不要把这一件事定性为一类事,甚至是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不要马上给予孩子解决方案,着急分享我们的看法,而是用开放式的问句去了解情况,“发生了什么呢,能告诉妈妈吗?”

尝试让孩子把事情的大概说出来,然后引导孩子思考,“听上去是小明不想和你玩,但你是不是还有其他朋友呢?”,帮助孩子回忆他和其他孩子玩得好的片段。

这样的对话就帮助孩子拥有转换视角的能力,让他意识到,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和他玩,原来自己是有朋友的。

咱们还可以再进一步,“你也可以和其他小伙伴玩。当然啦,如果你真的很希望和这个小朋友玩,妈妈和你一起想想,怎么让他愿意和你玩?”

你们看,这样孩子的大局观就有了,自然就有了力量感,说不定他自己也有了“解题思路”。

而且这个过程中,我们很明确地让孩子看到,任何时候自己都有选择。并不是我一个朋友都没有,我不得不去讨好别人。而是我有其他朋友,我仍然想和他交朋友。

这样的认知差别,就能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从而更加有力量地去结交他喜欢的朋友。

02

他打我--“告状”比反击更重要

妈妈,他打我!

先来表明我的态度,面对不讲道理的“欺负人”,一定要教会孩子自保和自卫。

有不少朋友会引导孩子打回去,但这里面有个bug,但凡还需要我们引导的,大概率这个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较温顺的。

比如小D就是,我当时并没有引导她打回去,但一直引导她要勇敢表达出来,要对打人孩子说,“你不能打我,你要和我道歉。”

说实话,小D 3、4岁的时候完全做不到的(直到现在才可以),被打后就是整个人都是懵的。

我们也不断在家演练,但基本上遇到这样的冲突时,小D仍然不知所措。

那么为了保护好小D的心理力量感,但凡她被打并且表现出明显委屈了(注意如果孩子没有明显表现,可以忽略,这可能就是打闹而不是打人),我肯定就会第一时间干预。

这时我就发现,当大人干预后,一个孩子如果可以逻辑清晰地“告状”,这也是在增加他的心理力量感。

后来,我就把重点放在了“告状”上,我使用的是ABC+D方法:

A -- 刚刚发生了什么?

B -- 那个人的行为是什么?

C -- 产生的结果是什么?

D -- 我的诉求是什么?(这个是小D 6岁后才加上的)

这样的“事件复盘”,不仅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怎么给孩子撑腰,也让打人孩子的家长(或者幼儿园学校老师)有了更好的了解,进行及时教育批评。

更加关键的是,当一个小孩有理有据地说出事实,表达诉求,并且看到大人会真的处理这件事,那么他的心理优势就有了。

像小D现在慢慢就能自己解决这些社交冲突,当时觉得怎么引导都说不出的话,她现在完全有力量自己表达。如果对方不道歉,她也会寻找关键人物来“告状”。

面对“被欺负”,告状或者反击都不是目的,关键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心理优势,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弱小”。

03

跟屁虫--关注感受比简单制止更重要

你如果不XXX,我就不和你玩了

有人的地方,总有“大哥大/大姐大”,也总有“跟屁虫”。我们父母一看到自己孩子是被使唤的,还常常被“PUA”,就容易焦急,甚至代入到自己生活职场的故事。

但立马制止干预基本上没用,要解决事,就不能只关注事,需要先让孩子发现这的确是个“事儿”,这是关键。

后来我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先让自己把“不要和他玩”这句话吞下肚子,而是先引导小D关注自己的感受。

妈妈看到,XX让你送她玩具,不然就不和你玩了,你怎么想的? 妈妈听到,XX和你说,你一定要玩这个游戏,不然不和你做好朋友了。你当时什么感受?

对于认知情绪做得比较好的孩子,可能就会自行表达,没关系、很开心、很伤心、不舒服。

那么这些就给了我们信号,是继续“向前一步”,还是“原地不动”。孩子如果不介意的,我们怎么干预,他们都不会听,反而更加叛逆,甚至损害亲子关系

不如就保持观察保持沟通,而不是自己瞎着急。

那对于情绪认知不够好的孩子,可能就会回答说,不知道,怎么办呢?当下,可以和孩子分享我们的感受,如果妈妈的好朋友这样对我,妈妈会无所谓的/难受的。

告诉孩子,我们设身处地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我们作为妈妈看后的想法,这点很关键。

尝试多和孩子聊,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些交流本身就已经在“干预教育”了,我们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分享我们看待事情的视角。

虽然一开始的几次他没感觉,但我们每次都是这样聊,慢慢这就形成了孩子自己的思维模式。

下次他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也会问自己,我的感受是什么?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那么这时他就会主动想和我们分享,寻求帮助。当一个孩子自己感到“痛”了,我们再去说“别碰”,他们才会真的听得进去。

有人的地方一定存在“被欺负”,但我们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千万不要只关注他们表面的“伤痛”,更要关注他们“内心的力量”。

什么是“内心力量”?就是永远让孩子知道,那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这些年写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

欢迎点击下方标签直达相关内容找到答案哦

话题索引

按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