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东京新作《通向繁荣之路》
好书品鉴
作者运用大量的中国案例,将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和当代中国特色实践相结合,他笔下好的经济学“药方”也是因时而变、因国情而变,对当前政策调整具有很强的建设性。
■刘佩芝
近期读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院)长王东京教授新作《通向繁荣之路——经济学家为什么争论》(以下简称《通向繁荣之路》),作者将庞杂的经济学理论与概念盘活,并推陈出新,思想深邃,让人读来醍醐灌顶。在此,我想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几点读书体会。
笔者的第一个体会是,《通向繁荣之路》向读者诠释了经济学研究如何做到经世致用的规则与路径。读“理论提炼与理论验证”一文,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一,利用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运用模型和数据对一般性规律加以提炼和验证;其二,对假设与推论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进行科学而严谨的验证。
为此,王东京在书中做了大量示范。他将中国经济活动实践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紧密结合,做到问题导向、实用导向。例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案例,他强调了中国做法与西方供给学派观点的差异,“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从供给端发力,通过市场机制调结构,而不是由政府调结构”。他质疑奥肯法则,认为增加就业并不一定要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而应当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这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再比如,作者指出“配第-克拉克定律”只是对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经验事实的描述,今天欧美制造业的回归,不辩自明,推翻了这一结论。他用这些随时空而变的定律提醒读者,切不可生搬硬套西方理论、刻舟求剑。这似乎与中医的辨证施治有异曲同工之妙,好的中医开出的“良方”,不仅讲究个体差异,而且因时而变。事实上,作者运用大量的中国案例,将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和当代中国特色实践相结合,他笔下好的经济学“药方”也是因时而变、因国情而变,对当前政策调整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我读王东京这部新作最大的收获是,内心深处重新照进研究之光,懂得了经济学经世致用之要义。
笔者的第二个体会是,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地图册”,让读者在浩瀚的理论海洋中不会迷失。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当我带着问题去读这本经济学著作,总能找到回应。比如,近期思考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为何美国、以色列的创新做得那么超前?为何中国各行各业忙于“搞快钱”,赚到一波就跑路,而不能秉持长期主义、潜心去做创新?为何我国只有华为、大疆等企业能够作出突破性创新?翻看前沿经济学文献,能够用寥寥数语讲清楚这些问题的文章不多,更多的是围绕一些“细枝末节”展开研究,这样读文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迷失。王东京对熊彼特假说的分析,对他山之石,即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的产业政策的介绍,让我短时间内快速理解了创新的关键:一是培育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二是让大规模企业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风险的分散作用。
笔者的第三个体会是,作者不盲从、有创新,能启发读者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思考。《通向繁荣之路》的每篇文章都在提醒读者,不要急于肯定任何一种理论观点,而是要敢于批判,敢于质疑,并强于说理。究竟如何做到不盲从、有批判性地思考?举几个书中的例子,比如,作为贯穿全书的方法论,作者把数学、物理学和经济学联系起来,通过勾股定理和牛顿定律让我明白,定律与定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定律有其特殊约束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思辨过程本身是难能可贵的。
与此同时,作者并不满足于指出定律与定理的区别,而是再往深处走一步,分析“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的使用前提究竟为何,从而弥补了当前经济学文献的空白之处。应该说,这些定律的约束条件似乎不是大行其道的计量经济学所能够说明白的,由此便可看出,计量经济学的学术论文有其局限之处。再比如,在“产业政策利弊参半”的分析中,大多数经济学家探讨的是产业政策的优点,但王东京却从硬币的另一面出发,对产业政策的弊端做了分析,运用中国产能过剩案例引导读者进行思考。
《通向繁荣之路》以轻松、简明的文风,带领我读懂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让我产生兴趣,甚至是培养出一种阅读信心。同时,这是一本很好的启发式书籍,能够更好地启发读者去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填鸭式学习。作者将经济学大师的观点娓娓道来,就像在茫茫旅途中的向导一样,告诉游客“我们目前停靠的是这一站”,然后不断抛出一个个新问题,供读者自己去思考、评判,每篇文章的观点和角度都让人深思。如果将经济学理论比作若干棵大树,将一篇篇发表的小论文比作枝干、枝叶,那么理论功底、根基的稳固,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富有价值的思考角度,或者说摸到经济学研究的那扇门。
(作者系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博士)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