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线和锡澄线是一二八抗战之后,国民政府斥巨资修筑的国防工事,目的就是为了在下一次日军从上海进攻的时候,可以在这里进行抵抗。
在八一三抗战爆发之前,军事委员会事先制定的未来的淞沪抗战的基本方针也是,在淞沪地区略事抵抗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后撤到坚固设防的吴福线和锡澄线国防工事,进行顽强抵抗,并伺机出击,将来犯日军彻底消灭。
这个计划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一二八抗战之后,列强不让中日双方在上海驻军,并发生战争,日军也是在日本租界少量驻军,并没有大规模驻军,所以双方在上海都没有驻军,只能在二线做文章,中方的计划就是这样做的,还是德国人帮忙给制订的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那么国军就需要考虑,在淞沪战场的伤亡达到什么程度的时候,逐步将部队向后方的二线阵地转移,逐步后撤,在淞沪战场就必须设置投入的兵力的上限,而不能一直不断投入,企图在淞沪战场与日军进行最后决战。
但问题是,在淞沪抗战开始之后,这个计划实际上就被放弃了。因为前线战事进展不利,伤亡惨重,国军不断从全国各地抽调部队到淞沪战场参战,日军也不断增兵,双方都把淞沪战场当成决战来打,没有设置止损线。
八一三抗战开始之后,南京军委会和常公的意图很清楚,就是故技重施,不断扩大战争的规模,逼迫列强介入,要求日军停战和谈。但开战之后,列强的态度阴晴不定,一会儿说要管,看日本态度强硬,又不肯管,没有强力干预的意思。
加上日本人的和谈要价不断提高,和常公能接受的底线相去甚远,所以和谈其实希望并不大,但常公仍然寄希望于万一,就不断向淞沪战场增兵。用李宗仁等国军高级将领后来回忆的说法,就是把全国各地军队的精华几乎全部葬送在了淞沪战场。
因为没有设置止盈和止损线,常公又始终抱着以打促谈的想法在打这个仗,所以并没有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转移阵地,而是不断增兵,直至最后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之后,有兜住国军后勤补给线的可能,淞沪战场才变成了国军全线崩溃的情况。
因为国军是以全军崩溃的状态往南京方向逃命,而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转移阵地,所以整个突围没有任何组织,部队完全失去了建制,都是在到了南京周围之后才收容整顿,少量部队补充了一点兵力,重新组织抵抗,而在吴福线和锡澄线根本就没有能力进行有效抵抗。
也是因为国军在原定的决战战场上没有进行有效抵抗,让南京完全暴露在了日军攻击之下,而南京事先又没有作为预定的决战战场修建永备国防工事,直到淞沪战场全军崩溃之后,南京才仓促开始备战,修筑工事,就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实际上,国军在淞沪战场进行了一次阵地转移,应该说还是成功的,就是从原先对峙的宝山蕰藻浜一线向苏州河转移,这次转移还算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分批次转移,并且留下了少量兵力在苏州北北岸牵制日军,掩护其它部队转移阵地。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全军崩溃之前提前组织部队转移阵地,国军也并不是做不到,只是常公始终没有放弃对列强干预的幻想,没有组织阵地转移。一言以蔽之,不是做不到,而是该做的时候没有下决心,错过了有利的时机。
等到日军金山卫登陆之后再要求突围的部队撤退到吴福线和锡澄线组织抵抗,那就是不顾实际情况的乱指挥了,已经完全超出了国军的能力。
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时机,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一旦错过了合适的时机,原本正确的事也可能没用了,因为情况已经完全变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