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决战》中有一个场面非常经典,东野正在发起辽沈战役,林总说:“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为什么林总特别强调军纪?就是因为大兵团作战的参与人数非常多,绝非那种万把人的规模,如果不纪律严明,根本无法统一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兵团作战,顾名思义,就是指规模比较大,歼灭敌人比较多的大型战役。

那么,我军什么时候才发现能够发起大兵团作战,并且具备歼灭敌军大兵团的能力呢?

红军时期,我军总体人数不多,作战规模最大的是红四方面军。1934年,国民党用25万兵力对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六路围攻”,被徐帅歼灭8万余人,足以显示了徐向前元帅擘画军事、驾驭大规模战争的卓越才能。但红四方面军的作战人数大概是8万来人,不超过10万人,此外,也是多次分批歼灭敌人,不算大兵团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发起的最大的战役是彭老总指挥的百团大战,参战兵力达105个团,参战兵力前后达到近四十万人。但百团大战也是断断续续,而且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并不是歼灭敌人。因此,百团大战歼灭敌人的人数并不是非常多,三个半月时间,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这一个阶段,我军尚处于发展壮大之中,还不能算具备歼灭敌军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开打以后,国军的气焰非常嚣张,国共实力相差非常悬殊,国军有500多万兵力,拥有美国援助的大量新式武器,占据着3亿多人口的广袤国土,控制着全国大多数交通枢纽和大型城市,拥有国内几乎全部的近代工业。同期,我军只有100多万人,还不到国军的30%,装备也只是小米加步枪,人口也只有1.3亿多,经济以手工业、农业为主,怎么对比都是国军“优势在我”。

于是,蒋介石公开声称:只需3个月到6个月就可取得胜利。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也吹嘘:也许3个月,至多5个月便能解决中共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确实形势不如人意,东北战场被陈明仁追着打,华北战场被傅作义打得无法还手,中原战场的刘邓大军非常艰难,山东战争陈毅六战五负,在这种状况下,毛主席对于什么时候才能打赢解放战争也不敢下结论,对于我军是否有能力歼灭敌军大兵团,更是没有十分的把握,毕竟,自南昌起义以来,我军还没有真真正正地打过一次大兵团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改变我军一直防守的局面,毛主席打算让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过长江南下,“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从而策应刘邓大军,采取攻势来改变局势。

但粟裕此刻发挥了过人的机会捕捉能力,表示暂时不想下江南,想在江北打一打,于是,在毛主席的支持下,粟裕发起豫东战役,重新组织起四分五裂的华东野战军,共歼国民党军队九万四千余人,解放了大片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军失去了在中原战场上实施战役进攻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东战役,就是国共双方大兵团真正地硬碰硬对决,国军也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而我军在几乎已经步入死局的情况下,硬是“刚”赢了,此战也让毛主席发现我军原来已经具备歼灭敌军大兵团的能力。

此后,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大开大合,逐渐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