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源自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本书原文选自明 ·赵开美所刻《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原文后的条文号码是后世医学家为方便学习,按照原书条文次序所加。本书共选原文 195 条,其中必须背诵的 110 条,必须熟读的 85 条。

所附方剂歌诀参考了《汤头歌诀》、《长沙方歌括》和一些《方剂学讲义》,为便于诵读,对某些语句作了修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寒论

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治

【原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解析】

伤寒为病在表,服汤药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显然是误治损伤脾胃之气,导致邪气内陷而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故下利不止:浊阴不降,气机痞塞,则心下痞硬。此宿利俱甚之候,当投甘草泻心汤一类方剂,补中和胃,消痞止利。服泻心汤后,其病未除,可能为病重药轻之故,仍可续服。然医者不别,误认为痞利为实邪内阻所致,遂以他药下之,如此一误再误,脾胃之气更为损伤,进而发展为关门不固而下利不止。此时医认定中焦虚寒,而治以理中汤温中健脾,然下利不仅不止,反而更加严重。这是因为“此利在下焦”,即不仅中焦之气受损,下焦元气亦遭损伤,病位已由中焦虚寒迁延至下焦滑脱不禁,虽与理中汤以温运中阳,但为时已晚,自然无效。此时,当急以治标,用涩滑固脱之法,方选赤石脂禹余粮汤。若利仍不止,又见小便不利者,是下焦气化失职,清浊不分,水湿偏渗大肠之故,治当利小便面实大便,使水湿去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方义】

赤石脂禹余粮汤中赤石脂甘温酸涩,禹余粮甘涩性平,二药皆入胃与大肠、而具有收涩固 脱的功用,善治久泻久利,滑脱不禁之证。

【临证要点】

主症:久利滑脱。

病机:下元不固,滑脱不禁。

治法:涩肠固脱止利。方用赤石脂禹余粮汤。

编辑:冉茂雅

一审:向 薇

二审:刘益玮

三审:唐 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