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明磊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在“冯晓晖”“浔阳叙话”两个公众号上首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黎明破晓,大中路上一家绸缎铺子刚将木板门打开,早点摊上清汤水子的香气就趁机钻了进来,孩子闻见香气嘴馋,吵着大人要吃的,母亲没办法,从油纸包里掏出半块打板糖塞进孩子嘴中,小孩得了甜头停止吵闹,大人们这才腾出手来将几匹绸子摆在货架上。杂货商贩挑着货郎担挨个店铺转悠,不远处传来几声鸡毛换灯草的吆喝。渐渐地,整个大中路醒了。

大中路系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东起八角石,向西依次为赵家花园、督府巷、六角石、都天巷、四码头、梅绽坡、西门口、张官巷口、湓浦路口、庐山路口、大码头、铁桥头。二千多米的路面承载了九江人太多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中路西门外店铺

现在的大中路始建于民国 17 年(1928 年),由当时的市长张远西筹划兴建,以洋灰铺路,将不到一丈宽的街巷拓宽并贯通,次年(1929 年)竣工,形成了横贯九江东西的大街道。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特将此路命名为“大中路”。1949 年大水,道路损坏严重。年底,江西公路局九江工务段及公安局修筑路面 317.29 平方米,1950 年全面翻修为水泥路面。

其实大中路的历史远不止于此,我们随后将通过史料去打开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

悠远的历史 尘封的记忆

“大江分九流,森森成水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九江扼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历史上有名的“通都大邑”。随着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向江南转移,九江逐渐成为商业繁盛的港埠。往来商船常常停泊在湓浦口,也正因如此,在公元 816 年的一个秋夜,我们听到了江州司马白居易与京城歌女的一番凄惨哀婉的对话,留下了那篇绝唱千古的《琵语行》。

唐宋时期,九江已是江南的一大都会。直至明清,九江城因港而兴,成为全国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也是景德镇瓷器和江西物产行销集散的中心。从此,大中路的繁荣程度迈向了一座高峰,作为江南西道的重要港埠,九江的主城区格局在当时已基本定型,当时的大中路称为府署大街,街道上的几段要塞因势而起,成名至今。

编者注:本段历史描述有误,“四大米市”诞生于民国,江西物产行销集散的中心从来都是南昌,而不是九江。九江主城区的格局基本形成于明代。

西门口,在明清时期,曾是九江府西城门楼所在,旧称“湓浦门”“迎恩门”,它系原城内通往江边码头及龙开河的主要通道。城外街道旧称“西门外大街”,城内称“西门内正街”,城门内外商贩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九江府城图

分岔口上 意外成长

谁都不曾想到,长江边上的繁荣却招来了世界帝国列强的觊觎,当大中路上车水马龙之时,大洋彼岸的西方列强正驾着满载长枪大炮的船舰向这里驶来。

咸丰十一年(1861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订不下平等条约,英国修约全权专使额尔金驾着“狂怒号”巡洋舰来到九江,九江港被迫辟为长江干线上的对外通商口岸。此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进入,划租界、建教堂、办洋行、开领馆、设海关、以传教为先导,以兵舰为后盾。九江港成为外国侵略者倾销商品和掠夺资源的中转站。

编者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公元1856年至1860年,1861年是九江开埠的年份。

大中路走在命运的分岔路口,但意外的是,在混乱的局势下,大中路没有因此而没落。外国航运企业的入侵客观上加速了九江港口向近代发展的过程,随着轮船的不停靠岸,近代的码头设施逐步在九江港出现,码头文化初现端倪并迅速扩展至大中路,进而辐射至整座浔阳城。

四码头,旧名四埠头,位于大中路与庾亮北路十字交汇地段。因与水运码头有别,俗称“旱码头”,他们依次为:大码头、张官巷、西门口、四码头、九华门五处。四码头素有“商贾云集四通八达”之誉,又因其在五大“旱码头”中排行第四,故旧称“四埠头”。

中洋街口,也称洋街口,后改称湓浦路口,它是一处带有典型近代殖民主义色彩的区片地名。《九江租地约》签订后,“所有界内民房、铺户、栅寮等”纷纷拆除。原有湓浦港也被填埋,并建筑了街道。因与“外洋街”平行走向,人们习惯称为“中洋街”或“内洋街”,至今保留有多处近代史遗迹。

在大中路和湓浦路交会口,一栋外墙粉黄色的两层楼房子,原来为三层,后来拆去一层,这里就是俄国面包房。从这座房子开始,沿江一面就是租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湓浦路口,原俄国人面包房 编者摄于2024年6月

迎来转进步入鼎盛

历经数十年的动荡,大中路终于迎来了转机,随着码头文化的发展,大中路上的商业类型也随之精简和完善,渐渐形成了众多商贸行业,分别为:茶栈、瓷庄、粮行米铺、油盐酒酱、绸缎布匹、钱庄、银楼、五金颜料、纸张书坊、皮丝烟草、中西医药、京广洋货、报关转运、南货……

更有四派商系把持着大中路上的经济命脉。徽帮,主要经营茶叶、绸缎和钱庄;广帮(潮州人为主),主要经营烟土、粮食、南北杂货;南帮(江西帮,赣南人居多)主要经营大米、日用百货;本帮(九江帮)涉及领域颇广,各行业均有涉及。

当时的商人都为能在大中路上立足而荣耀,大中路的繁盛程度可见一斑,大中路上也涌现出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黄利园酱菜、亨得利钟表、王麻子刀剪、振兴菜馆等无不刻入老九江人的记忆深处,但我们更要记得的是那些为大中路的繁华作出过贡献的人。

说到大中路的鼎盛,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著名营造业巨商张谋知。其长子张远东、次子张远西,双双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同时,张谋知还是宋子文的岳父。他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商业信誉良好,特殊的社会地位给了张家非凡的成就。今九江、庐山两地著名的近代建筑,大都由其承建。例如生命活水医院大楼、姑塘海关、美孚油库办公楼。

此外,老九江人都会念叨着一个名字:金浩如。他是江苏镇江人,幼年时的他在”涌兴裕“商号学徒,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后自立门户,创办华康商行。他将江西航运公司以及几家电厂的燃煤经销权掌控在手,又获得全国各地名牌水泥、香烟、肥皂、面粉、日用电器等独家经营权,同时还从事仓储和水电安装业,其声望远播长江中下游流域。为修筑大中路招商设店繁荣市场,尽心尽力,功劳甚巨。

历经蛰伏迈向荣光

这时的名商巨贾数不胜数,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是人强国弱的时局,大中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抗日战争爆发,九江沦陷。

日本人入侵大中路,烧杀抢掠、肆意掠夺,大量商铺因此而损毁,大中路也跌入了历史的谷底。直至抗战胜利,不少外逃的大中路商户纷纷归来重振旧业,1946 年上半年大中路恢复商号共计 772 家。但当时的国民经济被外商、官僚资本所操纵,国民政府经济危机严重,滥发钞票,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大中路的市场也颇为萧条。

新中国建立后,大中路上的多数商铺经历了一个由旧社会单一的私营坐商与行商,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多渠道办商业的过渡,大中路由乱到治日趋稳定。改革开放一系列措施,更使得这条几经兴衰的街道,贸易兴旺、消费改善,渐渐成为被我们熟知的那条商业步行街。

时至今日,大中路上仍是九江市最繁荣的商圈,九江人购物都要去逛逛大中路,以购买价廉物美的所需商品。当然大中路也保留了固有的商业习俗,多处商业门脸格局未曾改变,而改变的是那些人、那些物。

历经人间沧桑的大中路今天仍旧人声鼎沸,人们大都忘却了这里昔日的景象,而繁华的街道也依旧在亘古不变的云卷云舒中走过春夏秋冬,所有的物事对于大中路来说只是它经历的一个瞬间,大中路也必将走下去,走向未来,走向它的另一段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银行九江分行,成立于 1916 年元月 3 日,行址设于原大中路 84 号(今大中路德润里斜对面)

【编后记】

本文是浔阳区政协文史委2012年出版的《百年大中路》中的第二篇。文章写得很生动,但文史方面有些不准确之处。文学的浪漫性和文史的严谨性,或许是天生的矛盾,无法彼此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