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到来的2025年,对医药魔方乃至整个中国创新药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十年”。中国创新药需要信心。十年前,“中国创新药质量不高”是令人无奈的现实。但在十年后的今天,这显然已经成为了偏见。

2015年被公认为中国医药创新元年,以国务院颁布纲领性文件《关于改革药品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为始,开启了属于创新药的最好时代。那时,医药魔方刚刚成立,伴随着稚嫩的中国创新药行业一同成长至今。十年很长,长到中国创新药可以从“推倒重来”到全球第二。十年也很短,短到巨大的成就也没能完全抹去人们脑海中的固有印象。

观点各有差异,但数据不会说谎。中国创新药需要信心,医药魔方利用自有的全生命周期医药数据,希望能更加客观地锚定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并从自身与行业共同成长经历中回顾与思考行业中的那些变革。

中国创新药信心从何而来?

中国创新药已经确立了全球第二的地位,但想提振对中国创新药的信心,需要一些直接证据。事实上,无论从投融资、新药上市/临床获批数量,还是从创新药的质量上,证据都可以被轻松找到。

2005年起至今年9月底,中国创新药板块累计吸纳融资突破万亿。资本是创新的推动力,庞大的资金驱动让这期间中国创新药这一新兴战略产业蓬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源源不断的养分供给下,中国创新药申报临床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从2010年到2023年,中国IND 的受理号数量翻了足足28倍。这些临床申报像一颗颗种子,慢慢开花展叶,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截至2024年8月,中国新药上市的数量来到910,这一数字接近了美国的一半,在国际上位列第二。与第一名美国的差距也不必产生心理落差,因为美国创新药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批上市的新药代表现在,而在研的新药管线代表未来。中国创新药的未来,无疑是值得期待的。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统计,截至今年8月,中国在研新药管线数量高达5380,在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以至于与第一的美国(5397)相比,差距已经微乎其微。而排在第三位的韩国,在研管线数量就大幅降到了7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质疑的声音可能会将矛头指向中国扎堆的Fast follow 管线。内卷诚然存在,但从质量的角度审视,即便代表最高创新纯度的First in class管线,中国也同样取得了全球第二的亮眼成绩。

站在当下,我们可以对未来清晰地预见,美国和中国将是全球创新药的主要贡献国,也将是彼此最有力的竞争者。

截至今年8月,中国FIC新药管线数量为1762,相当于全球每5条FIC管线中就有一条来自中国。目前,虽然同美国(4386)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已经远远把他们甩在了身后。

近期,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全新上线了 功能,对全球不同靶点、不同药理类型的6800多条赛道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能给出每一条管线在其所在赛道的具体研发进度排名。根据赛道排名功能统计,在中国新药研发管线中,能在自己赛道中做到Top1的管线占能达到25%。如果放宽到Top3,这一数字可以达到43%。由此也可见,中国创新药已经不再是一些人固有印象中的低水平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上述这些令人欣喜的数据之外,近年来License out的火热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创新药的成色。自2020 年起,在跨国新药的品种的交易领域,中国创新药的对外的许可呈现了爆发增长。相反从海外引进的新药管线数量却不断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型跨国药企纷纷到中国挖掘购买更好的创新药管线,以至于在2023年底,中国新药海外交易的首付款甚至超过了一级市场的融资额。时至今日,超出的比例已经扩大至35%。说明中国创新药完全站上了全球舞台,得到了海外认可。

好成绩背后曲折恢弘的十年

中国创新药台前斐然的成绩固然让人惊叹,但幕后的故事也难逃曲折。

镜头拉回2015年,毕井泉出任CFDA局长,面对的是药监史上最尴尬的局面——2万多件审评积压,90%低水平重复仿制药申请,处理积压预期需要十年。阵痛在所难免,药监局采取雷霆手段发动7.22 临床数据自查核查,结果85%主动撤回,89%撤回+不批准。这在当时被称为“惨案”的事件代价高昂,却一举扫除了审评积压的阴霾,也为2016年一致性评价政策落地做好了铺垫。

那一年,医药魔方推出了行业第一款可以在手机端使用的医药数据库,那是今天医药魔方PharmaGo产品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中国加入了ICH,药品审评技术开始全面与国际接轨,中国能够参与全球药物同步研发和同步注册,为进口新药加速在国内上市,以及国产新药走向国际参与竞争打开了通路。伴随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国内外监管接轨,资本和人才快速流入原本沉寂的新药研发领域。

2018年港股18A政策出台和2019年科创板开锣,进一步为资本退出消除了后顾之忧。行业巨变下孕育了前所未有适合创新的土壤。至此,中国创新药的黄金时代正式开幕,大量海外科学家回国创业,Biotech雨后春笋般涌现。

也正是2018-2019两年,医药魔方先后推出了首款全球新药数据产品NextPharma,以及首创的投融资数据产品InvestGo和MedAlpha。

之后行业发展大步流星,最终转化为一大批标志性的创新药果实。而这当中有两款创新药格外耀眼。其一是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2021年与明星药物伊布替尼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优效结果。也因此,泽布替尼在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 10 亿美金,是中国创新药中第一个十亿美元分子。另外一款是来自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这款药在不久前与大名鼎鼎的PD-1抑制剂“K药”进行了头对头临床试验,结果上多项指标取得了优异结果,有潜力成为下一个十亿美元分子。

从数量到质量,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从“阳光土壤”到“种子和果实”,中国创新药在过去十年都完成了蜕变,而这些蜕变值得我们更多的耐心与自信。

为中国创新药变得更好‍

今年是中国创新药启航的第十年,而这一标志性历程也同样属于医药魔方。

相同的时光,伴生式成长。作为数据赋能医药创新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我们一直思考如何帮助中国创新药行业变得更好

2019年,在推出上文提到的新药与投融资数据产品后,我们开始将研究从医药数据延展到了医学领域,并在次年推出了整合医学循证和临床标准治疗方案的医学数据产品DeepMed。这款产品在今年完成了升级,成为了围绕细分适应症全面整合医学循证证据的管线竞争格局数据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展了医学数据领域,让我们发现面对海量数据,人工数据清洗和治理远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在2020年,我们又开始了对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探索,以寻求更优的数据处理模式。

拥抱AI的时机到了。

AI帮助我们突破了专利的海量数据源限制,让我们能自动处理全球每天新增的专利,自动分类、标签化,再结合人工审核校验,就能高效、准确地监测全球范围内的创新成果。因此在2022年,我们水到渠成地推出了专利数据库NextPat和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TrialCub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端,2021年迎来了发展的顶峰,但在趋势一片大好时,我们看到了另一些变化。

首先,一致性评价和集采深入推进,本土企业通过仿制药获取高额回报的时代结束了,外资企业通过已过专利期的原研药获取高额回报的时代也结束了。其次,CDE出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矛头直指同质化与内卷。

第一种变化导致了创新药上市后的生命周期缩短,我们认为,药企营销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策略需要变革。知行合一下,我们在2021年布局了上市后数据产品和服务:基于真实世界患者数据的医院潜力数据库和真实世界临床治疗格局洞察服务,今年又补充了零售渠道系列数据服务。

而针对同质化与内卷,我们终于在2023年发布了反复打磨的NextPharma靶点星阵模块,利用AI通过海量文献构建疾病靶点对关系,帮助用户发现高潜靶点寻找First in class机会

2024年,我们认为数据+AI赋能来驱动医药行业智能决策的意义比往年更甚。

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在辅助决策场景部署自己的AI。然而AI与高质量数据密不可分,这是我们应该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的方向。

医药魔方数字化解决方案团队在今年成立,希望深入企业决策场景,凭借自身数据积累,帮助用户实现AI投入的高价值产出。我们相信自己的数据应该有更新的应用模式,可以基于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来搭建精准的数据模型,通过API接口方式赋能企业AI

明年,AI赋能医药行业全链路重要决策场景为核心是医药魔方明年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明年十周年之际,我们还将推出行业十周年系列回顾报告。届时,新一届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暨医药魔方成立十周年的开放日活动也会以更隆重的面貌和大家见面。

更多趋势、洞察与工具,值得多一分期待。

2025CHDC暨医药魔方10周年

期待相聚

“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关注医药产业链条上各类企业和机构日常运营中的重要决策场景,汇聚监管、产业、临床、学术、投资各界专业人士,针对行业痛点问题进行碰撞讨论,以求厘清发展难题,达成共识或形成解决方案,共同助力行业创新升级。我们期待2025CHDC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与您再相聚!

2025年也将是医药魔方提供医药产业服务的10周年,我们会以魔方十年为时间脉络,为大家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行业数据分析、洞察报告和媒体内容报道。敬请期待。

如您有任何想了解的关于行业十年的内容、主题或者期待的活动形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们提出建议。

(限量咖啡好礼,提问就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