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曾经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是每个人选择死亡的方式其实都不一样。而那些为了正义而献出生命的人,都是百姓们眼里的英雄。英雄这个词非常神圣,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一旦有人被扣上了英雄的帽子,那大多数都会受到后人们的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事与愿违,就比如说之前人们心中的救火英雄赖宁,他的英雄故事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32年的时间。但是赖宁的故事却还有很高的生命力,每当提及都容易热泪。而一些教育课本却将救火英雄赖宁的故事删除了,甚至是连赖宁的照片在很多书籍以及宣传报当中都已经找不到了,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赖宁出生于1973年,是四川人。在1988年时,那时他也仅仅只有15岁,还没有完全成年才上初二。但是3月份的四川雅安,却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所发生的地点是距离赖宁学校附近的一处小后山,为了让火势顺利停止,赖宁就主动参加了救火的队伍,成功的保护了周围百姓的生命安全以及资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宁当时的年纪太年幼,一直奋斗在一线。连续工作了将近5个小时左右,赖宁最终在这场扑火救援行动中,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少年,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件事情很快就在当地掀起了很大的反响,赖宁15岁的年纪却因为救火而牺牲了生命,是周边人心里的好儿郎。

1988年5月份,国家教委专门还给赖宁这位小英雄颁发了光荣称号。直到2019年时,人们再次回顾赖宁的故事,再次举国热泪,并且将四川的这15岁少年郎评为最美奋斗者。赖宁的教育意义其实也很浓厚,因为十五岁这个年纪风华正茂,非常具有青春气息,也是很多青少年最迷茫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宁的故事也告诉很多青少年们,应该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将社会的一些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这也应该是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树立起来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培育青少年自身正能量的一个方式。但是赖宁的故事在2012年遇到了一个大转折。

在2012年之前,教育部经常将赖宁作为宣传正能量的教材,鼓舞青少年学生们要树立正能量。但是在2012年之后,由于首都颁发了《未成年保护条例》。也就是说,任何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应该要讲究分寸,比如说15岁时,人们应该要讲究自己的能力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身上具有再高的社会责任感都应该要量力而行。而不是一昧的付出,丢了生命或者和生命底线做挑战,坚决履行社会责任感,这对个人生命安全财产很有可能会是一种伤害。

在2012年之后,人们很难在学校颁发的教育题材当中再看到赖宁的故事了。其实这也是时代进步、意识在觉醒的一种体现。赖宁的故事值得人们尊敬,但是青少年们在履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的确也应该珍视自己的个人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