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把小挂面,临出锅前打一个鸡蛋很慢的让面条整个在锅里转一圈,这样鸡蛋相对完整好看不会散。碗里放几根洗好的菠菜或者小青菜、小油菜,滴两滴香油,面条连汤倒进去碗里,菜就被烫熟了,比直接煮的口感要好。再挖一方豆腐乳或者咸菜。打开手机刷个喜欢的视频,啊!妙哉美哉!这就是当代牛马的低成本营养均衡的自制午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面作为一种质朴的主食,这几年竟然在年轻牛马的圈子里再次流行起来。曾经,这种低廉的食材是中老年人节俭生活的象征,而如今,伴随着经济压力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依赖挂面作为生活中的“兜底”食品。与更贵的桶装方便面相比,挂面便宜、耐储存,且口味多样,成为年轻人日常饮食的主打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面:节俭生活的支柱

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挂面以其极高的性价比成为不少年轻人节约饮食成本的首选。一个简单的经济账本就能说明问题:与一包桶装方便面动辄5元的价格相比,7元一包的挂面足够吃五六顿,一顿饭的成本不到1.5元。对于一些经济压力较大的年轻人来说,挂面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那些正处在事业起步阶段的年轻人,或像我这样的35岁“夹心层”——上有老下有小、收入停滞的中年人,挂面无疑是生活中一种“无奈而又务实”的选择。有时候往往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餐都力求既能填饱肚子又能节省开支,而挂面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虽然挂面被视作便宜的代名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口味就得随之打折扣。如今,年轻牛马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分享挂面的创意吃法,使这种看似普通的面条焕发了新的活力。从“香辣拌面”到“清汤素面”,年轻人利用有限的调味料和食材,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挂面美食。在“小红书”上,有关“挂面神仙吃法”的帖子甚至吸引了上万的点赞和收藏,这种现象反映了年轻人追求实惠与美味的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挂面也穿上了“养生”的外衣。品牌开始推出低脂、全麦、谷物等挂面产品,吸引那些注重健康的年轻消费群体。比如,金沙河和陈克明等挂面品牌在产品宣传中强调其“低脂肪”、“添加天然成分”的特性,这正中年轻人“低碳水、高营养”的饮食偏好。

但是,你们可别小瞧挂面,挂面虽小,却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中国,挂面市场早已形成了几大龙头企业。其中,金沙河、陈克明和想念食品占据了挂面行业的前三甲。金沙河凭借着22%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最大的挂面生产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互联网和科技等“风口”相比,挂面行业的故事显得不那么“性感”,但它却在默默为无数家庭提供了实惠的餐桌选择。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主食,挂面从手工作坊走向机械化生产,抓住了上世纪90年代粮食流通改革的契机,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挂面的市场已趋于成熟,头部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除了日常饮食,挂面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四川的德阳中江县,中江挂面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作为“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中江挂面村更是在国庆期间推出了以挂面文化为核心的文旅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更令人骄傲的是,挂面作为中国的土特产,还出口到了海外市场,成为华人留学生以及当地居民的家常美食。以中江挂面为例,它不仅成功打入了美国市场,还开辟了日本市场,展现了挂面的国际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挂面行业历史悠久,但面对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企业还是得不断的进行创新。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在产品开发上融入了健康、养生等元素,通过添加谷物、降低脂肪含量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这些品牌也通过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加大对年轻群体的营销力度。

拿挂面界大哥陈克明来说,它不仅签下了受年轻人欢迎的刘涛作为代言人,还亲自开设抖音直播间,与年轻人互动推广挂面产品。这种努力正是希望能够打破挂面“老年人专属”的固有印象,让它在年轻人中重新焕发活力。

挂面之所以能够在年轻人中走红,不仅因为它的经济实惠,更因为它承载着一种“平凡中的快乐”。一顿简单的挂面,搭配一些简单的配菜,甚至只需一撮蒜叶、一勺猪油,便能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片刻的满足感。

挂面是生活中的“底线”,它质朴却不失美味,为生活在经济压力中的年轻人提供了可依赖的解决方案。

挂面真的拯救了牛马的生活。现在普通外卖质量太差,根本不想点。下班晚,炒菜嫌烦,煮一把面,打个鸡蛋,拌点老家带的父母炒的酱,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