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字数:2787,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导读:水务系统成为腐败“重灾区”,暴露出该领域相关监督机制及企业内控仍需完善。

作者 |第一财经 何涛

近年来,水务系统成为国企腐败现象的“重灾区”,同时也是国企反腐打贪的重点领域,产生多起典型案例。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南粤清风”10月14日消息,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终止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违纪违法所得,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经查,孙波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违背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权在国有企业人员聘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廉洁底线失守,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安排他人支付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以权谋私,靠企吃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项目推进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经广东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依法依纪对孙波作出上述处理决定。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以来广东省内曝出的至少第五起地级市以上(含)水务公司高管落马案,涉及多名公司一、二把手,包括惠州、珠海、东莞、深圳、肇庆等市。而从全国来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至少20名水务国企高管或水务局官员被查,其中近半数为单位“一把手”。去年全国各地则有约30起水务系统腐败案发生。水务系统的反腐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深圳水务系统再出“蛀虫”

公开资料显示,孙波,男,汉族,1972年10月生,重庆巫山人。1987年9月至1994年7月,孙波在武汉大学就读,毕业后进入深圳市计划局工作。2005年5月,孙波任深圳市发改局综合处处长,2006年9月任宝安区副区长,2015年8月升任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改革办)主任。

2019年1月,孙波转赴企业任职,任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1年10月,孙波跨省至海南省挂职,任海口市委常委、海口市政府副市长(挂职两年),期间兼任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局长。挂职结束后,孙波重返深圳,担任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今年6月30日,广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孙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优化统筹全市环境水务资源,于2019年5月在深圳水务集团的基础上成立的市属国有独资水务控股集团,以原水-供水-排水-水环境治理为核心业务。深圳水务集团前身为深圳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于1981年成立,现由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深圳水务系统历史上曾发生多起腐败案,不过多在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其中,2015年7月,时任深圳市水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张绮文被查,成为该局10年内“倒下”的第三名局长。前两名为2005年落马的黄添元和2014年落马的蒋尊玉,后者案发时已官至深圳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

深圳水务系统的腐败案例在广东省内并非孤例。今年2月,惠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伟被查,9月份被“双开”(开除党籍和公职)并移送审查起诉;4月,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施雷被查;5月,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尹锦容被查;8月,肇庆市肇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慧晶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外,8月份还有韶关市始兴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春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第一财经记者留意到,东莞、肇庆、韶关三市近来均有不止一起水务系统腐败案件。尹锦容案发之前半年里,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已有2名高管被查,包括原总经济师黄文通,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伟强。杨慧晶被通报的同时,肇庆市肇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还有封开供水分公司原副经理莫丽忠被查。而韶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胡列峰,早在去年2月即已落马。更早的2015年12月,韶关市水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曾宪波也因腐败被查。

官方通报显示,上述落马国企高管或水务局官员,大多涉及经济问题,具体案情包括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靠水吃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项目推进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

全国水务系统腐败案频发

相关专家指出,水务系统腐败案易发频发,并非广东一地独有的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多起水务腐败案件,显示其背后有一定的共性问题,值得各方重视。

就在孙波被“双开”前几天,吉林市纪委监委网站于10月10日公布,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孙大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在今年3月,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延明已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水务系统已有至少20名国企高管或水务局官员被查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其中近半数为单位“一把手”。级别较高者除了上文提到的案例,还包括:3月,山东水投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葛兆生涉嫌严重违法被查;5月,中国南水北调原副总经济师、中原区域总部原总经理樊新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6月,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夏让欣(副厅级)涉嫌受贿罪,被依法提起公诉,等等。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水务系统发生约30起腐败案,涉及山东、贵州、江苏、四川、广东等多个省市,其中多数为地市以上单位,主要涉案人员多见单位一、二把手。

一位相关专家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水务系统成为腐败“重灾区”,不仅反映个别人的道德败坏、法律意识淡薄,也暴露出该领域相关监督机制及企业内控仍需完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水务建设工程遍地开花。这些工程大多体量较大,且多由财政全额拨款,由此滋生出大量寻租需求和寻租空间。而在环境水务系统中,权力过于集中于个别领导或部门负责人的情况还较多,一个项目能不能上,合不合格,关键个人的意见往往起很大作用,这就给了腐败产生的机会。

为了堵上相关漏洞,有关方面进行了多种努力。例如,为了解决企业纪委书记“腰杆不硬”的问题,2016年,恰在深圳市水务局系列腐败案之后,深圳启动了市属国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根据改革办法,市直管企业纪委书记人选,由市纪委会同市组织部门提名、考察。其任免由市国资委党委按照相关程序办理。

改革后,深圳市国资委直管企业纪委书记由过去的内部产生,变为了上级选派。纪委书记对上级党委和纪委负责,其提名考察、薪酬福利等事项,则由市国资委统一管理,从而让纪检干部与企业在组织任免和经济上完全脱钩,有效破解了国企同级监督难问题。

但要达到更理想的监督效果,显然需多方发力。上述专家认为,国企反腐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完善制度机制,严格贯彻“一把手”末位表态,防止权力滥用。同时,应紧盯国企“一把手”、班子成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严厉查处靠企吃企、设租寻租,还要严防“影子股东”“政商旋转门”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微信编辑| 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