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又称脑卒中,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人数居高不下,且日益趋于年轻化。脑卒中常常发病迅速,让人猝不及防。如此“闻风丧胆”的“无形杀手”,是否有办法可以尽早避之,以绝后患?听说有一种检查,可以提早预测中风?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01

什么是“中风”?

“中风”包括脑血管的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比如:脑血管外伤、动脉瘤、血管畸形等造成大脑的血管破裂出血,使得原本供应大脑的血液都流到血管外了,大脑组织没有了养料供应,自然要“罢工”了。

其次,临床上80%的“中风”是脑梗,也就是缺血性疾病导致的。缺血性疾病是因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双侧颈动脉,而颈动脉内血液的“源泉”来自于心脏,所以心脏-颈动脉-大脑各动脉这条血液供应链的任何部门出了问题(比如狭窄、闭塞等),“终点站”大脑的血液供应都会大打折扣,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甚至出现脑梗的症状。

“中风”发生后,大脑的某些区域没有了能量供应,它下属的各个机构,比如负责指挥人体运动的、支配人体感知的、控制人体听力及视力的等,会变得无能、失灵。而人体失去了最高司令部的指挥和支持,除了瘫痪还会失语、失忆、失去知觉、甚至失去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02

导致“中风”的因素有哪些?

“中风”偏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抽烟喝酒、缺乏运动、肥胖的人群。

另外,统计显示45岁起中风的风险增长明显,所以年龄也是中风的致病因素;还有精神因素,如过度紧张或者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破裂或者损伤,引发脑血栓/脑出血;温度的变化,即寒冷、炎热刺激会引起血管的收缩或者血液粘稠度改变,进而诱发中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03

检查能提前预测“中风”发生?

定期进行“中风”危险因素筛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中风”。除了常规检测血液相关的指标,定期检查颈动脉的情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临床上一般把超声作为颈动脉检查的首选方法。

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清晰的显示颈动脉的内膜情况,正常颈动脉的超声表现一般为管腔结构清晰,内膜光滑。而随着年龄增长,加之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慢性刺激,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为“坏胆固醇”)增高,当血管细胞间隙及内皮细胞等位置积累过多的脂质及胆固醇时,导致血管内皮组织的损伤,即所谓的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硬化时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内膜表面回声增强。随着病程的进展,脂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血管内皮增生、炎症病变程度加重及炎症因子的释放量增加,血管内皮上会出现钙盐物质的沉积,即动脉斑块的形成。

颈动脉斑块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在颈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颈动脉硬化与颈动脉斑块合称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临床上一般把斑块分为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斑块的稳定性是判定斑块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而软斑或者硬斑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需要综合分析斑块的形态、内部回声、大小及位置。不稳定斑块非常危险,其内部的无回声多数与新生血管的破裂有关。如果斑块表面不完整又合并了斑块内部出血,可释放许多微小的栓子,随着血流冲击,进入大脑动脉的各级分支,造成了脑动脉堵塞、缺血;另外微小栓子脱落会引起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最终形成了血管内的血栓,同样引起脑缺血。

总之,颈动脉的超声表现与“中风”息息相关。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超声检查可以做出明确的预警,便于预防或者治疗方案的及时制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04

预防“中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注意降血压、降血脂及控糖,定期医院就诊。另外,长期吸烟、饮酒会造成血管的损害,建议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清淡饮食。最后,日常注重锻炼,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些细节做好了,可预防90%以上的“中风”发生。

主动预防,积极治疗

不要“卒”不及防!

欢迎转发点赞

撰文丨刁宗平

编辑丨祁 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