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赴日人数恢复将近9成

这几天和日本总领事馆的老朋友,在上海一起喝酒,也聊起了中日之间的旅游话题。目前的市场需求到底是什么情况,想必很多旅游业者也很关心。

签证数据,是个很好的观察角度。

趁着暑运的“西风”,赴日的中国护照(不含港澳台,下同)护照持有人,在2024年6月突破了每日平均2万人的水平,并连续保持了四个月的规模。更进一步来看,2024年9月和2019年同期相比,已经恢复到了87%。

作为中国最近的出国目的地之一,可以说赴日旅游的进展,还是引领着中国出境游行业的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剔除掉等在日华侨、留学生等的“单纯访客”(以「短期滞在」身份访问日本),在2024年7月达到了2.1万人,占总体2.3万人的9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当中值得注意的,就是以“江浙沪”为代表的短途旅游。

我们在上海领区在赴日旅游的恢复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上海领区的签证签发量的恢复率,远高于北京、广州等其它领区。

江浙沪赴日旅游的快速恢复,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因素来看。

第一大因素自然是地理位置。

如果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的话,长三角离日本的位置则是最近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海飞日本,比飞中国西部的城市还要近。

例如,上海飞到日本最西端的福冈、鹿儿岛,只要900公里,比飞到广州、深圳(1200公里)还要近,和飞大连相近;飞到大阪1300公里;飞到东京1800公里,和飞成都、飞兰州相近。

这种地理位置上的条件,是没有办法复制的。以东南亚国家为例,900公里可以从上海飞到福冈、鹿儿岛,但只能从香港、广州飞到河内、宿雾;1800公里可以从上海飞到东京,但只能从香港、广州飞到曼谷、金边和胡志明市。

但是,东南亚的旅游资源,是没有办法和日本相比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和旅游始终是不分家的,这也是旅游和度假的最大区别——旅游享受的是“只有这里可以提供的”文化(例如“圣地巡礼”这样拜访动漫作品取材背景地的行为),而度假享受的是“全世界各地都可以提供的”服务(例如潜水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地的海岸都可以进行)。

换言之,东南亚国家能做的很多度假活动,作为岛国的日本也能做;但是日本能做的,和文化(特别是动漫文化等)紧密绑定的路线,东南亚国家是做不到,做不好的。

而度假旅游偏偏是不好做的——东南亚国家和其1800公里范围内的华南地区,是一个气候,地理环境也类似,没有通过旅游改变气候的需求。

我开车100公里去珠海,和我飞到胡志明市或者河内,所能看到、享受到的气候、自然环境、服务是差不多的;但我从上海开车100公里去嘉兴,和我飞东京看到的文化景点,能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

我们就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影视产业为例。

日本影视产业毋庸多言;韩国也是依靠文化影响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国家,有《大长今》这样的韩剧,也有少女时代、BTS防弹少年团这样的组合;但始终相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的日本文化而言,韩国文化的影响力还差了一个级别。

东南亚国家相对而言就逊色很多了——整个东南亚的电视剧产出,可能还没有日本多;东南亚自己的年轻人都在哈日哈韩,本国影视剧的影响力自然可想而知。

如果说文化为旅游带来了流量,那么经济条件和签证政策,是两个重要的影响转化率的指标。

疫情前几年,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对江浙沪居民发放签证的条件非常宽松,甚至有“上海人凭3101开头身份证和护照即可出单次签”的戏谑说法。

这么做的背景是在过去的数年当中,上海以及附近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南京一线和上海—杭州—宁波三角地带)的人均GDP,早已逐渐超过了除了首都东京之外的日本各地。江浙沪户口的本地人滞留日本的,已经是极少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如今的汇率计算可以看到,江浙沪有一半的人的生活水平(按人均GDP计算)已经达到了日本、韩国的最低生活水平,有25%的人的生活水平已经和除了首都东京以外的日本不分伯仲(其中,上海、江苏有50%左右的人口,浙江也有三分之一)。

如果再考虑到中日两国的物价水平,江浙沪的生活水平和除了东京以外的日本,早已旗鼓相当。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浙沪自然具备了前往日本旅游的基础条件。但是,正如我一直以来的观点,签证政策如果不合理的话,哪怕再有钱,也去不了。

因为如果要求申请人提出很多的材料,本身就是在浪费申请人的时间——而越有钱的人,他们的时间越值钱,越不想受这个气去低三下四地申请签证。

当然,我一向以来的观点,是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发展差距,中日之间互免签证还是不现实的——江浙沪作为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尚有很多人达不到日本的生活水平,更何况广大的全中国了。

之前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以后,“省港旗兵”再现新加坡,在当地制造了不少社会新闻,就是在贫富差距下铤而走险的例子。

但即使说对华全面免签有难度,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方在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因地制宜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有冲绳、东北三县限定签证——我先限制一下地方,筛选一下真正的游客(而非意图在东京滞留打黑工的非法移民);

而因人施策,则是根据人的特点考虑签证。例如,考虑到持有赴日旅游意向者中对日本文化抱有好感的年轻一代明显居多,而受过高等教育者一般在中国工资水平和在日本相若,因此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不太可能滞留日本——因此,日本对华实施的签证政策中其中一项,就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毕业三年内的毕业生放宽个人观光单次签证的优惠政策。

这种政策和日本在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大学生申请日本签证,确实相对容易。

冲绳、东北三年多次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初筛策略,帮助日方找到了一批“更稳当”的赴日旅客;而针对大学生的单次签证优惠政策,显然是更有效力的——我们可以从每年暑运期间赴日旅游的极度热门中一窥端倪。

作为在中日两国之间来来回回,又恰好从事航空和旅游行业的我而言,能够从从业者的角度去观察中日两国的旅游政策,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标准的免签证政策之外,多次签证、地域特殊政策和人群特殊政策,共同构建了日本现代入境旅游签证政策的主轴;而作为在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方面比我们早走了十多年的国家,日本已经逐渐利用这十多年的先发优势,摸索出了这套针对不同距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因地制宜的签证政策和推广路线。

这是中国人在发展入境旅游时所必要学习的。

这种针对特定地方、大学生等文化上具有影响力的群体,单独给予优惠政策的做法,毫无疑问是中国发展入境旅游时所需要针对性考虑的。

我们当然可以说,日本人给中国年轻人多发日本签证是“没安好心”、是“带着统战目的”,但是人家给我们的大学生简化签证手续,拿旅游统战我们,我们也可以给别人的大学生简化签证手续,拿旅游统战人家嘛!知道人家在统战我们,还不统战回去?

点击下方主页可与作者实时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