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做客"书香河南——文学名家大讲堂",在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社科楼演播厅作了一场题为"文学的离线与在场"的报告。本次报告由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共同举办,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皓,信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岳宗德,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郑雄,信阳市文联主席姜洋,《中原文学》杂志社社长李辉等共同聆听了本场报告。报告由传媒学院院长吕东亮主持。
在报告中,彭学明首先从不同的文体角度对当代文坛中的"文学离线"问题进行批评,强调"诗意"是一切文学作品的芯片,任何文学作品都要用诗意的语言抒发真实的性情,报告文学不能"只有报告,没有文学",不能"只有在场,没有磁场";诗歌应该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并重与和谐,不能只在形式上追求哗众取宠;散文应该致力于表现真情实感,不能装神弄鬼、故弄玄虚。对于文学批评领域存在的商业批评、友情批评、红包批评现象,他也进行了深刻犀利的批判,指出凡是没有代入感、缺乏吸引力、失掉真性情的作品,不管怎么吹捧都不可能获得读者的认可,只有经过时间的层层过滤、读者的代代检验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经典。
针对"文学离线"的问题,彭学明提出文学创作要坚持时代在场、生活在场和人心在场。他认为经典文学作品都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文学创作应该主动地记录和书写时代,做时代的眼睛,为时代把脉问诊,为时代立传存档,努力表现时代的厚重与宏阔,为我们伟大的时代深情歌唱。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再现而非复制,优秀的作家要善于对生活过滤、提纯、加工和再现,把个性生活与共性生活融合在一起,努力写出生活的世俗味、烟火味和人情味。写作的终极目的是要写出人性、人情、人品、人格、人道,并最终写入人心,触动人心。他结合自己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和长篇小说《爹》,详细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与方法,指出文学创作应该以艺术之美感染人心,以情感之美打动人心,以精神之美影响人心。整场报告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报告最后,彭学明老师深情演唱了一首经典的陕北红歌,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场报告是"书香河南——文学名家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通过邀请当代文学名家分享文学见解、创作经验和人生感悟,勉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阅读文学经典,提升文化修养,共同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