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转,又至金秋。眼下,沂山之上秋意正浓,斑斓的彩叶洒满山野,古刹法云寺里,700多岁的蟠龙松青色如旧,与古刹为伴,眺望着周围绵延的群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邻圣水湖、西倚玉皇顶法云寺端坐于沂山海拔900米高处,周围绿树环绕。与山上别处不同,寺庙周围有大片古栗树林,相传为宋元时期庙中僧人所植。东镇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新民介绍,法云寺始建于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因处于沂山山腰处,海拔较高,四面环山,寺内常发云布雾,因而得名“发云寺”,后因佛家尊称曰“法”,“法”与“发”谐音,所以改名“法云寺”,一直沿用至今。现法云寺是20世纪90年代末于原址重修。

进入法云寺,寺内安静悠然,其间有多株古树,有的自建庙之初便生长于此,有的系古代祭祀时所栽植,多有精彩故事流传,如母子松、折叠松、迎客松、栗抱松、蟠龙松等。其中,蟠龙松因老干虬枝、造型奇特而闻名,常见诸文人墨客笔端,成为画作、诗作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蟠龙松位于法云寺藏经楼前青石墙旁,主干匍匐着向前伸展,褐色的树皮裂开条条沟壑,状如龙鳞,枝干回环盘旋向四周伸展,颇类蟠龙之姿。

相传蟠龙松为元成宗登封沂山时所植,古称“御松”,距今已有7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蟠龙松树高七八米,冠幅近10米,至今仍是雄姿勃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时帝王登沂山拜谒时栽下蟠龙松,以期将祭拜的虔诚借由通达天地的高大树木送达神灵,几百年来,蟠龙松扎根这片土地,见证了法云寺的兴衰和人们的繁衍生息。如今,蟠龙松已经挂牌“入编”,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它与沂山的情谊也将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