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下午,主题为“出版的边界:制造可访问的公共知识”的学术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艺术传播楼405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于文主讲,三十余名师生线下参与。
讲座伊始,于文用浙江大学黄旦教授在所著文章中的一句话作为引入——“出版‘是传播的一种,但出版不可被传播化……把传播出版化,才有自己的存身之本立足之地’”,借此向同学们明确出版学研究当有其“特定性边界”。基于此,于文老师表示这次讲座将围绕“出版的本质及其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于文老师指出,出版不仅仅是将作品公开化的“管道”,更具有知识层面的生产性,为公众提供经过出版者制作加工的知识。他强调,出版是一种特定的知识传播方式,其“特定性”是定义出版的关键,也是出版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模糊的边界:报纸、广播与书籍
于文老师通过比较书籍、报纸和广播等不同媒介,探讨了出版的“种差”特征。他认为,尽管报纸和广播在某些方面与出版有交集,但它们并不具备出版的全部特性。“出版的核心在于知识的组织、生产和公共传播,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他提出,出版的特定性并不在于知识的类型,而在于知识的生产传播方式。
二、“书”的隐喻:一种公开可获取的知识形式
在讲座中,于文老师还讨论了出版与广播在内容提供方式上的本质区别。他指出,出版的传播内容不需要用户同步接收,而是通过实体复制件发行或网络存储,使内容处于公开可获取的状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取。这种“按需获取”的公开传播方式,是出版与其他传播方式的主要区别。
三、交互的意义:制造可访问的公共知识
于文老师强调,出版对人类知识生产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可交互的公共知识。这种知识不仅具有智识性、系统化的偏向,而且通过结构化非线性的阅读方式被理解,使得知识成为一个个可以被不同时空的公众共同操控的标准化、格式化的知识单元。他提出,出版的这种特性对出版物的质量以及出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于文老师带领同学们展望了新一代出版物在创造人与知识互动新方式方面的潜力,认为这是出版对文化和知识生产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植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的新一代出版物正在创造着人与知识的互动新方式”。他鼓励出版界人士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变革,探索出版的新可能。
文字 | 候阳
图片 | 候阳
编辑 | 张洁
审核 | 杜彬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