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是我军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野战军部队,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1948年1月正式组建(此前称东北民主联军),到1949年3月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这个作战番号一共存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北野战军发展最为壮大的时候,一共下辖有十二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不过或许很多人不了解,当时东北野战军在纵队建制之上,还有两个兵团部。那么,当时这两个兵团部是怎么回事呢?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47年8月间,东北野战军的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在歼灭敌人大批有生兵力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东北解放区,部队规模也随之壮大。当时,为了适应下一步战略反攻的需要,东北民主联军将十二个独立师(旅)改编成了第七纵队、第八纵队、第九纵队和第十纵队等四个纵队,同时成立了南满前方指挥所、冀热辽前方指挥所等两个指挥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南满前方指挥所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一前方指挥所,冀热辽前方指挥所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二前方指挥所,作为该地区大规模战斗的指挥机构。后来到了1948年8月,在辽沈战役爆发之前,第一前方指挥所就被改编为了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部,第二前方指挥就被改编为了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部。

这里要注意的是,东北野战军这两个兵团部并不是囊括全部十二个纵队,而是分别下辖部分纵队,这是出于区域性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当时,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部下辖有第六纵队、第十二纵队,以及南满军区部分独立师,总兵力约有十万多人,司令员是后来被授予大将军衔的肖劲光,政委是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萧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部下辖有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以及冀察热辽军区部分独立师,总兵力也约有十万多人,司令员是程子华,后来没有参与授军衔,政委是黄克诚,后来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到了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之时,两个兵团部建制被撤销,全军统一形成了四个兵团,分别是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