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武夷延平的“成功之旅”路线上,安丰天后宫的“银台奉祀”和三千八百坎的“雄关漫道”各显风采。前者紧邻徐霞客笔下著名的建溪黯淡滩,水流湍急,号称极险,依山傍水,亦风景如画;后者则位于险峻的闽赣古道茫荡山(演山)之中,其艰难程度不逊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安丰溪,这条不显眼却曲折的溪流,曾经是闽浙赣水陆交通的要道,承载着延平地区无数历史故事。

在三百七十多年前的明朝,这里是郑成功卫国护疆的足迹所及之处,他曾经英勇挥师东南,誓要“争半壁江山”。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郑成功与延平”的故事鲜为人知。随着“延平条陈”的历史密码被揭开,两岸同胞频繁聚集于此,共同缅怀郑成功这位延平王、开台圣王的丰功伟绩,沿着成功之路重温历史。

在宋朝九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黄裳以笔墨为舞,留下了《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等传世之作,确立了他在北宋文坛和文学界的显赫地位,并获得了宋神宗御赐状元的荣耀。苏东坡亲自命名,取材于黯淡滩的石材,精心制作的“凤咮砚”,成为宋徽宗赠送给大宋才子佳人的珍贵文房四宝之一。南宋孝宗也御赐“凤咮砚”予胡铨,文学家兼兵部尚书的胡铨也因此受到宋皇室的赞誉。然而,这方在历代帝王和文人当中备受推崇的凤咮砚,在几个朝代的更迭中,却神秘地消失了。

我是郑世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在南平市及延平区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我有幸将八闽的珍贵遗产——“凤咮砚”重新呈现于世。这一千年古砚的重生,无疑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 著名书法家夏红(左)和黄建华(右)在试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著名书法家夏红(左)和黄建华(右)在试砚

2024年惊蛰时节,南平市政协二级巡视员高天明、闽北日报社总编辑刘晖、延平区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委主任詹祖胜、延平区文旅局原局长张水源,以及闽北地区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夏红、黄建华等一行人,参观了我的工作室。他们对工作室中一座引人注目的“延平王”雕塑印象深刻。同时,工作室里展示的各类凤咮砚砚石,也让他们赞叹不已。

作为延平区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我致力于创作展现延平王郑成功风采和成功文化的艺术作品,同时积极推动凤咮砚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交流。2017年11月,荣获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明堂红木杯”工匠之星称号。2018年3月,作品“智取腊子口”在福建红色文化主题现场创作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4月,作品“信天游”荣获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一等奖。2020年10月,作品“离骚”在第六届海峡两岸雕刻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2021年12月,获福建省“仙艺杯”手工木工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2023年10月,作品“逢春”砚台在第十二届福建省工艺“争艳杯”中获得银奖;“九曲棹歌”在第十四届中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艺鼎杯”中排名第七,成为南平市17年来首位入围决赛并获奖的选手。2021年8月和2022年6月,“寒江孤影”与“寒江独钓”砚雕作品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收藏。2023年8月,“梦寻海丝”“六艺·传承复兴”等作品被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收藏,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与台湾董坐石砚艺术馆第三代传人董嘉靖(左)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与台湾董坐石砚艺术馆第三代传人董嘉靖(左)交流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珍视并保护好祖先遗留的宝贵财富,我特别重视通过手工艺这一桥梁,促进两岸的连接。在2023年第十四届文博会现场,我有幸与来自台湾浊水溪流域的董坐石砚艺术馆第三代传人董嘉靖交流。我们围绕闽北复原的宋代凤咮砚与台湾中部传统的董坐石砚的选材和雕刻技艺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结下了闽台砚文化的深厚缘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两岸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董嘉靖先生对董坐石砚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情感,让我对台湾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同时,我也向董嘉靖先生介绍了闽北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针对凤咮砚这一传统工艺品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一致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共同推动两岸文化的繁荣发展。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与董嘉靖先生及更多两岸的文化遗产保护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让两岸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后人留下更加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 与张家琪老师(左二)等合影于延平银台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与张家琪老师(左二)等合影于延平银台山

策划参与历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大赛的台湾文化产业联盟执行长张家琪,是我很尊敬的老师,他是著名的台湾“雕刻之城”苗栗三义木雕协会资深总干事。前不久,张家琪老师从台中来到安丰的延平郑成功纪念馆,深入世阳雕刻制品公司进行考察,对我的凤咮砚作品留下了精辟而独到的点评和看法。

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名砚,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砚台的石质要优良,包括砚石的质地、纹理、色泽等;其次,砚台的设计要精美,既具有实用性,又充满艺术美感;此外,砚台的制作工艺也要精细,包括砚台的雕刻、打磨等工艺环节;最后,砚台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观念。凤咮砚由世阳设计、开发、制作,具备优良的石质、精美的设计、精细的做工以及一定的历史文化沉淀,共同构成了凤咮砚的品质保障,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向张家琪老师(左)介绍延平凤咮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向张家琪老师(左)介绍延平凤咮砚

我将延平凤咮砚视为我此生的追求。郑成功,被后人尊称为延平王、开台圣王,他的英名永载史册。我希望通过复原的延平凤咮砚,为两岸文化的交融贡献一份力量,增添更多的墨色与光彩。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先辈精神的一种致敬。每当我凝视着手中精心雕琢的延平凤咮砚,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联结,仿佛能听到郑成功将军那激昂的战鼓声和深邃的思考。

我深知,每一道刻痕、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文化的深度。因此,我力求在每一次制作中都做到精益求精,让这小小的砚台成为连接两岸人民情感的桥梁,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同时,我也期待着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书写两岸文化交流融合的新篇章,让中华文化的光芒照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作者:郑世阳,系手工木工高级(一级)技师、工艺品雕刻工高级(一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南平市凤咮砚制作技艺项目立项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自幼跟随舅舅黄国明学习木雕,先后拜中国木雕探花贺耀辉、中国艺术学者吴笠谷为师】注:延平系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