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这是开国领袖在鼓励青年人时,所作出的积极评价。
的确是这样,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青年人身上永远散发着蓬勃的朝气,这种朝气给我们的队伍带来了革命的激情。
在中国的革命航船刚启动时,那时的革命队伍中,就有一支武装力量,他们全部由年轻人所组成,战士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最小的年仅14岁,许多人还没有枪高,并且这支部队中,70%以上的年轻人都是共青团员。
这就是工农红军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简称“少共国际师”)。
1933年8月5日, “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博生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他们的军旗由周恩来亲自授予。
部队一成立,就编入了红军的作战序列,他们归属红五军团建制,全师约1万余人,全师下辖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3个团。
首任师长为陈光,冯文彬任政治委员。
部队刚成立时,装备很差,战士们手中的武器主要是土枪和梭镖,所以,他们只能用这些装备进行训练。
后来红三军团在缴获敌人的武器中,给他们支援了枪支弹药,这才使他们如虎添翼,有了练习射击、投弹、刺杀的正规武器。
经过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此时的少共国际师革命目的明确、武器装备像样,已具有了相当的战斗力。
他们第一次经受战斗的考验,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
第五次“反围剿”,国民党出动重兵,对中央苏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少共国际师的官兵奉命开赴前线,配合红三、红五军团,在东方战线投入战斗。首次参战遭遇的对手,是国民党军周志群部。
由于是首次参加战斗,师部很谨慎,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布成了口袋阵,围困住敌人的一个连。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每个战士只发了10颗子弹,战斗打响后,一阵猛攻,子弹瞬间打光。
没有了子弹的青少年战士们,只好和敌人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
由于小战士体质比较弱,再加上没有实战经验,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就是两个人对付一个敌人。
这些小战士在搏斗中一个牵制敌人,一个负责刺杀。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小老虎不到两个钟头,把全连的敌人一个不剩的全歼灭了。
初次参战即取得如此战果,部队的士气马上高昂起来,朱德、周恩来和杨尚昆又专门发来了贺电,战士们的信心倍增。
当年的11月份,部队进行调整,由吴高群接替了陈光的师长之职,而政治委员一职由年仅17岁的萧华担任,他也由此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委。
12月12日,在黎川东南的团村战斗中,师长吴高群和政委萧华深入前沿指挥,傍晚时分,当战斗将要结束时,正在指挥所观察敌情时,突然飞来一颗炮弹,在吴高群身边爆炸了,他当时就被炸成重伤,牺牲时年仅23岁。
吴高群殉职后,上级调来原红七军团参谋长曹里怀,他成了少共国际师的第3任师长。
1934年4月8日,“独臂将军”彭绍辉成为少共国际师的第4任师长。
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中,年轻的战士们在炮火中经受了严酷的考验,最惨烈的两次战斗,都发生在中央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的途中。
1934年10月初,少共国际师担负了掩护军团主力转移的艰巨任务,展开了石城保卫战。
打阻击战是装备比较差的少共国际师的弱项,他们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由于敌兵有飞机大炮的掩护,战况十分激烈,鏖战的结果,少共国际师的战斗员由1万锐减到5000人。
减员严重的部队,后来得到根据地各县党和共青团补充的2000多名新战士,才勉强保持了战斗力。
少共国际师最惨烈的一仗发生在红军渡湘江的战斗中。
红军到达湘江时,少共国际师奉命以一个团直扑鲁塘圩,配合红五军团佯攻,牵制全州方向增援的敌人;另外两个团则在湘西延寿圩一带构筑阵地,阻击敌人4个团的追击。最终目的就是保卫湘江界首渡口,掩护主力渡过湘江。
由于武器装备差,弹药缺乏,对阵地防御的红军来说很被动。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红军只能硬抗,等到敌人靠近时再用刺刀、手榴弹和敌人进行近战。
少共国际师的将士们和敌人整整打了5天的阵地防御战,直到主力部队过江。
战斗直打到12月1日的黄昏,再不撤退就面临着被敌人切断的危险,这时全师才赶快收缩兵力,跑步渡河。
当大部队渡过江后,彭绍辉和萧华才发现还有一个团没有跟过来,二人连忙率部分战士杀了回去。
湘江战役中,少共国际师虽拼死实现了总部制定的战略意图,但伤亡惨重,战后统计,全师仅剩2700余人。此时,作为作战部队的少共国际师,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1935年2月10日,为了提高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军委决定对全军进行整编,少共国际师并入红一军团的红1师和红2师。
至此,少共国际师走完了短暂而光辉的战斗历程,“少共国际师”这个编号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从1933年8月5日成立到1935年2月10日撤编,部队仅存在了500多天,但这短暂的岁月中,全师有70%的将士热血洒沃土,经受住了残酷的战争考验。
可以这么说,当年的少共国际师,是一座真正的革命熔炉,从这支部队出来的指战员中,经过战争的洗礼,共培养出开国上将萧华、彭绍辉,中将曹里怀、陈正湘和江拥辉等13名少将。
每当我们回忆起这段历史,我们都为当年的这些热血青年送去钦佩的目光,为他们取得的这些光辉业绩感到自豪和骄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