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塑造思想,思想改变时代

文|维舟

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不仅突出了人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性,也凸显了思想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

当然,这里所说的“历史”,并非“曾经发生过的一切”,而是指那些促进了社会发展的特殊活动和重要过程。黑格尔说中国“无真正的历史”,所谓欧洲之外“没有历史的人民”,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都是就这一意义而言的。换句话说,在此已经预设了一个能以自身的主动性开辟未来的觉醒现代人,正因此,思想才作为其行为的原动力而格外重要。

从这一意义上说,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格外重要,最深刻的变动往往都发生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周策纵就曾认定五四运动本质上是一场广义的思想革命,因其以思想革命为其他一切社会变革的前提,“五四”最重要的成就在思想意识方面,其次才是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实际变革。

思想是可以带来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蒙时代:人的觉醒与现代秩序的诞生》

[美]彼得·盖伊 著,刘北成/王皖强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第一版

虽然文艺复兴是现代异教精神的先导,但真正意义上“人”的觉醒是启蒙时代才出现的,这具有双重意义:一个自信的、世俗的个体,从神的秩序下解放出来,为自己开辟了一个面向未来的行动空间;与此同时,科学也摆脱了神学的束缚,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

康德曾给启蒙运动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在此,他暗示并鼓励人敢于去认识和运用自己的理性,而这并不需要上帝的指引和介入。启蒙运动最好不过地证明了思想解放所带来的巨大力量,确实堪称催生了“现代秩序的诞生”。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也可以让我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未经启蒙者能算是现代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俗时代》

[加]查尔斯·泰勒 著,张容南、盛韵、刘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12月第一版

这部经典之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大脱嵌”——传统社会的个体都是“嵌入”在宗族等各种共同体之中的,但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则从中“脱嵌”了出来,这既带来了现代人的独立自主,也造成了虚无主义、孤独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作者是哲学家,但“世俗时代”本身的兴起其实有着深远的历史社会学旨趣,与神权的衰落、“上帝已死”、“祛魅”等一系列进程密切相关,唯一中心的瓦解,既极大地解放了所有人,催生多元社会,又使社会陷入价值立场的撕裂,这正是当下在美国所上演的。至于中国,许纪霖《家国天下》也引证本书论证近代以来的进程,可以看到很不同的路径:既有瓦解又有中心重振,我们当下其实仍处在“未完成的大脱嵌”之中,是好是坏,均系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无时代: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

[英]彼得·沃森 著, 高礼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

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很好梳理,虽然大量借助二手文献(像这样一个主题可能势所难免),但彼得·沃森文笔了得,擅长深入浅出地勾勒思想变迁。所谓“虚无”,是理性质疑精神发展出来的“去中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占据着现代社会的中心,由此可以把握并理解这一百多年来的种种思潮。

书中没怎么提到中国,但它其实对我们的自我反思也极具价值:中国不是一神教文明,唯一和“上帝”类似的“天”也早已隐退,也更早强调日常生活实践,但中国当下又大张旗鼓反对各领域的虚无——在中国语境下,这有不同意味,但又有类似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

[美]马歇尔·伯曼 著, 张辑等 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一版

书名出自马克思的名言,准确道出了现代人的双重处境:一方面,“上帝死了”意味着原本束缚人的教条已经瓦解,“一切皆有可能”,现代人突然面对无限多的可能性;但另一面,骤然失去这样的指引,也意味着人们处于一种巨大缺失和空虚的境地。似乎什么都可以做,但又不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做,因为原本“怎么做才是对的”这一价值判断已经不复存在,无限可能性本身就会消除一切价值。

这也是后现代社会的困境:人的解放固然是好事,但解放带来了解放所独有的问题,究竟是应该“往回走”还是“慢慢走”?从作者给出的答案来看,他仍然乐观地相信,应当“向前走”,并且只有向前走才有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托马斯·库恩 著, 张卜天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

表面上看,这谈的是“科学革命”,但实际上,这种革命本身就最深刻地体现在认知的转变上。托马斯·库恩总结的“范式转换”已经证实:很多时候阻碍人们革新的,既不是智力也不是信息,而是一套完整的认知框架,在这套框架仍然能有效解释人们所面对的现实时,哪怕是最聪明的头脑也很难跳出来。从这一意义上说,进步是断裂式的,必须有所颠覆,才能实现旧范式所意想不到的革新。

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一个有能力实现不断自我更新的体系必然是开放的,否则旧范式能在一个封闭的结构中一直起效,而新范式则可能作为异端遭到驱逐或边缘化,除非被一个外来的新范式所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日]沟口雄三 著,龚颖 译,三联书店2011年7月第一版

如果没有西方势力破门而入,中国能否自发实现现代化?沟口雄三在考察晚明社会的思潮之后认为,当时儒家思想体系仍未丧失活力,而是立刻相应主动自我变革。尤其是阳明心学,通过“心即理”这一命题,将理的判断标准从外在定理转到了个人这一道德主体内部,这就极大地解放了人,也把人欲合理化了。这为之后诸如质疑经典、个人解放等一系列思想转型和社会变革开辟了道路。

然而,现代化不是在传统内部的演变,而意味着断裂和突破,是要打破传统,这在明清时代是看不到可能的。沟口相信阳明心学意味着“中国的再生”,但那不如说是儒家思想自我更新的极限,但却不是现代化这种意义上的朝向未来的突破性变革。沟口雄三也许低估了传统中国自我突破的艰难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王汎森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

近代以来中国的诸多社会变革,都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观念的变动在社会变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谓“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旨在着重说明一点:无论是怎样的思想,如果想要推动改变,那势必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而思想在传播过程中,其接受过程本身就受制于原有的社会条件。

这就是王汎森所强调的,“许多年来,我都困惑于何以思想影响不了现实”,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如果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么就有思想在生活中如何变得‘可行动化’(actionable)的问题。”换言之,思想总要通过通俗化、具象化、图示化,才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催生相应的动员机制,才能影响并推动社会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思潮与人物》

龚鹏程 著,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一版

论述不算系统,但点评可说相当到位,颇有独到见解。龚鹏程原本就对传统文化深具“理解之同情”,因而尤其注意到在这一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近代中国思想的挣扎与艰难处境:有时人们寻找传统思想中的旁枝、非主流因素来批判主流,以达成文化变迁;有时苦于新旧难以调和与移植;有时又演变为异化,即为了吸收新思潮而必须彻底打倒传统文化。值得注意的是,他着重批判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法本身就是错的,对西学和科学也有批判,而强调须重新反思近代思想的遗产,矫正时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全四册)》

汪晖 著,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一版

体系宏大,不论有何争议,可以说讨论这一问题都很难绕过这部书。汪晖在讨论“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时,所着眼的并非只是思想这一领域内部的演变,而是生成这些思想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中国被拖入国际体系这一巨大的外部冲击。换言之,这些思潮并不只是学理上的,而是对政治现实的回应,是“学随世变”,因而抛开这些时代因素就很难单独讨论思想变动。

这一点当然不可回避,但反过来也意味着中国近现代的思想缺乏超越时代的普适性,时过境迁也就容易被遗忘。这需要中国的思想者更多去思考关于“人”本身的问题,那或许可以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洞察,也让中国对世界思想有更多贡献。

跟随李晓东教授(11.19-26),一起壮游埃及

与雷颐同游马来西亚、新加坡(2025年1月),邂逅南洋古韵与现代都市

奇域南疆(11·9-11·19 ):探秘《鬼吹灯》里的考古现场,寻找消失的绿洲城邦

和陈嘉映一起去泉州(11.28-12.2)——自我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