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溪镇,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地处 浏阳市 中部,东连关口街道和 集里街道 ,南邻 太平桥镇 ,西靠洞阳镇,西北连 北盛镇 ,北接 淳口镇 ,距浏阳市人民政府12千米, 区域总面积87.4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蕉溪镇户籍人口为29877人。

民国时期,现蕉溪镇境域属浏阳县安内乡;2018年,蕉溪乡撤乡设镇,改为蕉溪镇。截至2020年6月,蕉溪镇下辖6个行政村, [2]镇人民政府驻高升村。

截至2019年末,蕉溪镇有工业企业85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2022年5月4日,蕉溪镇团委入选“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公示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蕉溪镇在2023年通过深挖特色资源,培育了迎集辣椒、水源小水果、金山莲藕、金云童子鸡等特色产业,实现了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这表明蕉溪镇在农业和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重要变化 撤乡设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要变化 撤乡设镇

从1956年建立蕉溪乡,到2018年6月30日撤乡建镇,蕉溪镇整整走过了62年峥嵘岁月。历年来,蕉溪历届党委、政府不断传递“接力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蕉溪镇在撤乡设镇后,经济发展迅速。2021年,蕉溪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381万元,增长3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01.5万元,增长14.4%。农业发展稳中提质,成功打造多个双季稻和油菜示范片,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8%。此外,蕉溪镇还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

交通建设也是蕉溪镇发展的重要方面。蕉溪岭隧道的贯通和106国道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蕉溪镇的交通条件。近年来,蕉溪镇还迎来了城际铁路长浏快线的地质勘查,进一步提升了交通便利性。

蕉溪镇的撤乡变镇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不仅提升了行政管理水平,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变化标志着蕉溪镇从一个传统的农村地区向现代化城镇的转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浏阳蕉溪镇撤乡变镇后,对当地居民生活有哪些具体影响?

浏阳蕉溪镇撤乡变镇后,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蕉溪镇通过"3343"工程的开展,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表明撤乡变镇后,蕉溪镇在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蕉溪镇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气象。配套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是蕉溪镇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的重要载体,对接浏阳经开区(高新区)配套产业而新建的工业集中区,预计年总产值将达到2亿元,可贡献税收约2000万元。这意味着撤乡变镇后,蕉溪镇的经济活力增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来源。

此外,蕉溪镇还启动了"万人植树造绿、共建美丽蕉溪"计划,通过党员"微网格长"示范带动,引领村民共同参与绿化工作。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社区凝聚力。

在文化生活方面,蕉溪镇依托既有资源和条件,打造出茴香茶馆、旧时光巷子、同心书屋、科普广场等场景。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

蕉溪镇还积极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通过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提高效能等措施,营造了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这不仅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资,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就业选择。

浏阳蕉溪镇撤乡变镇后,如何促进了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浏阳蕉溪镇撤乡变镇后,通过多种措施促进了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蕉溪镇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如迎集辣椒、水源小水果、金山莲藕等,这些特色产业不仅提升了农业的效益,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例如,蕉溪镇成功创建了多个双季稻示范片,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基础。

蕉溪镇注重农田建设和水利设施的完善,通过农田整治和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例如,蕉溪镇已经高标准完成了两个“小农水”项目,恢复和改善了1000余亩的灌溉面积。

此外,蕉溪镇还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和旅游产业来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例如,早田村种植的荷花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同时,蕉溪镇深挖特色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多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浏阳蕉溪镇撤乡变镇对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浏阳蕉溪镇撤乡变镇对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蕉溪镇的撤乡建镇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根据证据,蕉溪镇在撤乡建镇后,工农业总产值和财税收入都有显著增长,人均纯收入也有所提高。此外,蕉溪镇作为浏阳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位置优越,西接浏阳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东临浏阳市城区,这为蕉溪镇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蕉溪镇的撤乡建镇也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例如,蕉溪镇探索了"三治融合""三员联动"的社会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社区凝聚力。此外,蕉溪镇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浏阳市的"入城门户",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美丽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废弃屋,打造“清凉亭”

“过去我们巡林一巡就是一整天,天气热也只是找个树荫底下喝口水。现在有了这个哨亭,我可以在这里休息、喝水、给手机充电。”蕉溪村护林员黄传龙每天巡林,在森林防火哨亭稍作休息后,疲惫消除了一大半。

据了解,蕉溪镇经科学调研商讨,对全镇停用的移动核酸检测采样亭进行优化再利用,改造成供护林人员和游客休息、存放消防设备的森林防火哨亭。“一旦气温攀升,森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将与日俱增。”黄传龙负责管护村级辖区25000余亩林地,有了森林防火哨亭,他可以在此稍作休息。登山的游客也可以在此歇脚休整,哨亭还配备了矿泉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物品,可供游客自行取用。

盘活闲置房,打造“便民馆”

在常丰村彭家大屋的“茴香茶馆”,一场“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助力家乡建设”商谈正在进行。

此前,“茴香茶馆”是一间废弃的烤烟棚,位于屋场中心,村民喜欢在这里拉拉家常。在乡贤人士的推动下,村民将其创意改造成具有浏阳北乡特色的“茴香茶馆”,现在已经成为彭家大屋心理咨询室、农产品销售点,实现了“一屋多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茴香茶馆”一旁的老巷子,通过墙绘、老照片、摆放老物件来展示过去的生活场景,打造出留住乡愁的“旧时光巷子”。穿过“旧时光巷子”,是一间由村民捐赠的闲置小屋改造而成的“同心书屋”,现有图书3000多册。

走进早田村树焕屋场,一座泥墙黛瓦的农耕文化馆映入眼帘。早前,这里是一个闲置多年的牛圈,屋外杂草丛生,村民李勇借着建设美丽屋场的机会,向村里提出把自家这个牛圈捐献出来打造成展示农耕文化的展览馆。改造完成后,村民纷纷将自家老物件捐赠出来,草鞋机、风车、蓑衣……在这里静静诉说着农耕往事。

如今,村播站也设在了农耕文化馆,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早田的农耕文化,重拾乡愁,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介绍早田的农特产品,记录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示“小而精”的乡村之美。

翻新老房子,打造“惠民舍”

“您好,我们想明天来品尝‘十大碗’,需要一个包厢,能安排一下吗?”近段时间,早田村早荷家宴农庄不断接到预订电话,因为实惠的价格、美味的菜品、美丽的屋场面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品尝。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玩得好、吃得好,同时为了推动移风易俗、鼓励村民节俭办酒,早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一户村民的闲置房屋租赁下来,结合当地特色风味,创新推出早荷家宴菜单——“十大碗”,吸引游客前来品尝打卡。

“蕉溪村通过大力宣传农房盘活优势,变资源为资产,成为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富民惠民的有效途径。”蕉溪镇相关负责人说。随着道吾山城市森林公园建成,一批村内的老房子展现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村民巫良丰将一座闲置的夯土农房承包下来,取名“龙潭山舍”。正在改造的龙潭山舍坐落于森林深处,改造初见效果的龙潭山舍乡味十足,以茅草棚、红灯笼、土墙灰瓦的别致造型构成一幅隽永的画。

乡村之变

一路通,百业兴

穿行在蕉溪镇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见省道、国道、快速道、高速路纵横交错,“白改黑”的镇村道路更是四通八达,成为一道道美丽的乡村风景线。

去年9月,金阳大道全线通车,就在出入口旁的常丰村立即抢抓机遇,结合蕉溪古道、清代古宅和彭家祠堂等文化特色,提前布局打造美丽宜居村庄。

如今,穿过一条充满怀旧气息的“旧时光巷子”,踏着古朴的仿青石砖,走进彭家大屋美丽屋场,可见智慧农场、茴香茶馆、同心书屋、科普广场等各有特色的景点,一个个“口袋花园”点缀其间,美不胜收。

美丽屋场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也带动了“美丽经济”。去年以来,常丰村按照“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彭家大屋既“种”风景,也“种”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水稻+荷莲+田螺并套养泥鳅”的种养模式,结合果蔬采摘、家庭农场等项目,在此构建出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新农村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聚人气、旺财气。隔壁的早田村,返乡创业的李海云也奔着“美丽经济”而来。年初,她在一个200亩的荷塘边开了家“早荷家宴”农庄。

秋日的荷塘,别有一番静谧的韵味。游人走过,不时惊起一只只在塘中栖息的白鹭。去年,早田村在此举办荷花美食节,短短一个月就吸引了5万游客。这让李海云看到了商机。

“从周边乡镇和浏阳城里到我这里都只要十几分钟,生意挺好,每月营业额都在10万元以上。”事实证明李海云没有看走眼,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加上自己精心打理,如今农庄回头客越来越多。因为所用食材地道,还带火了土鸡、土鸡蛋、酸菜等农副产品的销售,采访过程中,李海云的手机频频响起,都是买家打来电话下订单。

“爱玩”的李海云还与人合伙开了家直播公司,她的下一步计划是在村里建一个100多亩的拓展、研学、露营基地。“我要给自己引流。”她笑道。

一路通,百业兴。

作为“七分山、两分水、一分田”的农业乡镇,蕉溪镇一方面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挖掘丰富的山水资源,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另一方面充分抓住当前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主动做好“对接城区、服务园区、融入新区”文章,不断延伸和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在开元路工业产业集中带,一批批项目相继入驻;在金阳大道南北两侧,金阳绿色智能物流园一期435亩正在完善征拆后期工作和规划招商。

观念之变

出路宽,思路广

《浏阳县志》开篇就说:“大围、连云、九岭三山绵延起伏,成为天然屏障。”浏阳,“困之于山久矣”。路不通,曾遏制了浏阳的希望;路难行,曾阻碍了浏阳的发展。

作为属于连云山脉的“浏阳第一长岭”,蕉溪岭隧道的打通,影响深远。

“我们村是最大的受益者。”蕉溪镇水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书磊感慨地说,以前的蕉溪真是穷乡僻壤,而水源村更是其中最偏远、最封闭的山冲。即便是最初蕉溪岭上106国道建成,村民外出也极其不便,因为还隔着一道阳虎岭。

彭书磊记得,1992年自己应征入伍时,早上5时多起床,徒步翻越阳虎岭,就为了赶上7时30分从常丰村彭家大屋出发的班车,“那时候一天就一趟班车”。

几年后,彭书磊退伍回家,看到浏永公路通车,村里也大变样了,原来的土砖房都变成了一栋栋砖混新房。

最明显的变化,是外出务工人员陆陆续续回来了。“目前全村青壮年劳动力2400人,大约2000人在本地务工。村里有很多支装修队伍,一般男的搞装修,女的在浏阳经开区企业上班,加起来家庭收入不低。”彭书磊说,村里专门做过统计,全村1400多户家庭,小汽车有近2000辆。

关键是家门口就业创业还不耽误照顾一家老小。“以前南下打工,青壮年劳力都是年初走、年底回,最高峰时全村留守儿童460多人,现在只有20多个。”

路通了,思想也通了。

“想要富,多修路。”在水源村,这早已成为共识。浏永公路修通后,无论是已建成的大浏高速、金阳大道,还是目前规划建设中的长赣高铁、长浏快线,村民们都是积极支持,“大家都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不,长浏快线还在前期地勘阶段,拥有山水、地利优势的水源村就已经接待了两批考察项目的客人,对方都想围绕村里3000亩的万丰湖水库做文章。

“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今年要冲刺50万元。”说起村强民富的未来,彭书磊信心满怀。

“从古道到106国道、319国道、大浏高速、金阳大道再到磁浮,一条条通途为蕉溪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铺就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蕉溪镇党委书记黄杰伟表示,蕉溪东临浏阳主城,西接金阳新城,交通巨变为这里带来了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该镇将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加快融入“双城”, 以建设“一园”(道吾山城市公园)、“两带”(金阳大道高端商贸物流带、开元路工业产业集中带)为战略目标,大步跨进轨道交通时代,努力把蕉溪打造为“园城融合实践区、乡村振兴样板区、文旅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