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感创作人#
“人被凝视,就会变蠢”,很多人都有共鸣,只因大家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如,被父母盯着学习,就啥啥都学不进去?当你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总被身边人时不时点评一下时,自己就会手足无措,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明自己一个人时,不管做什么都很自在、顺畅,但只要一被审视和评判,就会觉得哪哪都不对劲。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就是“被凝视”所带来的——自我客体化。
所谓被凝视后的”自我客体化“就是,当被持续地凝视时,我们就成为了他人的一个客体、一个工具;
正如马丁.布伯所述,”我与你“的关系是把你当成独立的生命个体,尊重、理解、共情、积极关注是彼此间的核心互动模式。
反观“我与它”的关系,就是被客体化,仅仅将对方作为一枚棋子,服务于自我欲望的棋盘。
这样的关系,缺失了温度的拥抱,遗忘了平等的对话,仅剩下冰冷的工具性利用;
在这里,没有了灵魂的对话,只剩下目的与手段的苍白交易,爱的光芒被遮蔽,平等与尊重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这些位置上,我们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感受被忽视、打断,我们的爱好和愿望被打压、否定。
很多父母对正在伤心哭泣的孩子,不是第一时间给予拥抱共情,却是强烈指责贬损——有啥好哭的?看你那没出息的样......
来访者小允的妈妈,就从不考虑她的喜好与感受,强制性为她高考择校、纠正言语穿搭、插手交友学习等都是日常。
多么全能自恋地父母,如果自己的人生都一塌糊涂,何来自信,保孩子人生坦荡。
在这种客体化的处境里,我们对自己的”心之所向“会越来越麻木,做事情时的内驱力也会一点点消散。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放不下这种对孩子的审视、评判和控制,而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多会有”空心病“的症状——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要追求什么.....
人一旦被客体化后,还很容易失去”自我笃定感“,并不断自我厌恶,这一点在亲密关系中尤为突出。
很多伴侣关系中会有”自己不管做什么都要被审视“的经历,小到吃穿住行,大到工作交友,对方都会投来”关切“的炙热视线,然后做出点评。
久而久之,只要一跟对方待一起,你就会变成惊弓之鸟,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不够让对方满意;
就连身体都诚实地出现了很多变化——后背僵硬、习惯性弯腰含胸。
如果你之前是个自信的人,但现在,就会失去那种”笃定“的感觉。
对方把你当成了一个所属品来评判、挑剔和修正,同时,你自己也会不断地自我怀疑、自我证明,甚至主动PUA自己。
这种笃定感,心理学专业术语——内聚性自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抱持程度,是一个人内心的”定海神针“。
长期待在客体化凝视下的人,他/她的内聚性自我是被反复打碎的,没有了这根”定海神针“,只能依附在他人的标准下。
如此一来,你就会不断被有毒的关系吸引,同时,还不断陷入自我厌恶里。
如何来摆脱这种凝视呢?
对外:拒绝配合别人的凝视,找回主角感。
其实,对他人凝视的回应、认同和缠斗,只会加剧我们的客体化困境。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再去理会这些审视、检阅和控制的目光,试着把主角感找回来——不在意,就是最好的武器。
因为,结束一件烂事的最好方式,就是”饿死“它。
不要倾注太多能量在他人视线里,毕竟,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多主线任务要做。
当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回应“或者”离开“并不是最优解。
毕竟,他/她需要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对他/她的凝视和控制也旷日持久,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
对内:搭建一套自我评价体系,用温柔的目光凝视自己——多去内观自己的感受、喜好,对事情的态度,对自我的看法。
一个被控制和评价太久的孩子,内在的情感因被长久否定、打压,若想改变并非一朝一夕。
有了如此认知,再加上刻意训练,内心就会逐渐生出类似信念——我的感受是值得被看见和重视的,我的爱好也是可以去做的,它并非不务正业。
一旦有了一个稳定的内核,我们对生命的热情、信心和活力,也会由内而外悄然流淌。
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还可收获一件更具价值的事——走出他人的视线,学会用温柔的目光凝视自己。
娟心理: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栏有疗愈创伤和人格成长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若有情感心理困扰,请私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