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抓住了仁学的发展在孔子的基础之上加以补充完善,孟子认为,人活着必须彰显出人性。倡导一种人应当成为的那一种类别,仁的思想孔夫子已经提出来了但是孔子没有展开,孟子展开了他的主要论题就是社会组建应当有一个必要的条件,怎么样实现每个人都有仁的向往善的追求呢?
途径就是教育人主动为善。所以孟子的儒学他是仁学的展开,儒家教育哲学的展开。
孟子说:“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讲的就是建构社会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自然不行,但是有这个条件能不能解决这一切的问题也未可知。
孟子在仁上面所展开的不过是三个论点:
第一,行仁政,关于如何施政的儒家建议,告诫作为社会领袖的君王要施行仁政,以仁作为原则,仁政的反面就是暴政。不要依法治国,以仁治国就够了。孟子认为有了仁就能胜过一切,孟子的极尽理想主义的夸张,行仁政不愁吃穿。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
孟子不管可行性,他讲的是理想型。
为什么孟子认为仁政行得通,原因就是人性本善,在位者人心是善的,他有仁爱之心,在下面的人他是人性善的可以接受仁政。
人性本善的思想史孟子对于儒家的一大理论贡献。
儒家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其实有人性善良的思想萌芽,但是他没有讲透彻,孟子就讲出了人性善。人有区别于物的那一个特性。按照庄子所讲的就是人没人性,人和动物一样。孟子说人是有人性的,人的本性就是善的。这个善不是说人性事实上是善良的,而是说人应该向善,只要有了人性善的这样一个共同的社会价值导向大家才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共识,人性善大家才能够走到一起,人性在和兽性相对比的情况下才凸显出人性的善良。
孟子言:“人之别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
当然人性善并不是一切人都能体现出来的,在孟子看来,人分为两类,一类为君子,君子才是人性善,另一种就是小人,小人体现不了善性,小人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但是他又有别于兽,所以是半人半兽。半人半兽的小人得像君子学习,孟子对于小人也不是完全失望,他也具有人善的基因,也可以通过教育把这个人善的一面发扬光大。将他恶的一面压制下去,这样社会就得以很好的发展。所以荀子和孟子认为社会的组建在于教育。通过教育把小人的内在仁德启发出来,把他兽性的一面改造掉。人性善的观点就告诉我们人有一种自我完善的可能,通过教育找回失落的善心。
人性善也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孟子的人性善理论是儒家表达和谐社会理念的一个理论基础。
孔子谈到人性相近,圣人生而知之,孟子讲的圣人还是跟众人同类的,只不过“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强调我们应该效法圣人的行为,从形而下到了形而上。不过这里说的不是存在意义的形而上,是道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即人性善来自与天性善,用天的权威来证明人性善。人应该像天那样公平,像天那样的诚实。孟子讲的是天,不过这里的天不是主宰之天,是义理之天,用牟宗三的话来说那就是道德的形而上学,只是在道德上的意义,作为善的终极担保。
人是有双重的角色,你是社会的一员,孟子将它称之为人爵,人间的社会角色。你是天的一员,你就是天爵。人爵和天爵在儒家那里就变成了一个不能够完全统一的概念,也就是说人应当不计较社会的角色如何,人应该关注作为一个天爵天民,如何将善充分的彰显出来。
那就叫“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你要向着天充分体现善性,所谓“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于是就有了“富贵不能淫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者属于高层人物,后两句则是对小人物讲的。
孟子反映的观念就是小人物可以作为圣人。虽然社会角色低下,但是道德角色可以是天民。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人性本善其实主张天人合诚,天人合善,通过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找到一种内在的超越的的路径。
三、荀子对“礼”的扩大
组建社会的必要条件独有仁还不行,还需要礼法,礼法和仁爱结合在一起就是充分必要条件。社会既需要教化又需要管理,将儒家的管理哲学讲到位的大师就是荀子。荀子的礼法基本理论就是设法使人被动地不为恶。管理社会,首先要使得人主动的为善,鼓励人向善。此外还要设法使得人被动的不为恶,如果儒家只停留在孟子的层面那么将没有可行性。把儒学的精髓很好的实践出来那就是荀子的功劳。
从孔子的想法再到孟子的说法,最后再到荀子的做法。做法主要就是制度的建设制度的构建。仁和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
荀子的关于礼法管理人有三点理由:
第一点理由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荀子的基本观点就是人能群,人是结成群体的一种社会存在,人的优势在于能够管理其他生物。人有礼仪来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人是社会组织制度的发明者。因为懂得礼仪,所以人为贵,人为贵的思想是荀子的一大发现。后来成为儒家的一个主要观点,天地之性人为贵。这是荀子强调的礼仪所带来的结果,如果人没有礼仪,人也高贵不了。所以礼仪对于社会组建来说就好像秤砣的成一样。
第二点理由就是人性朴,荀子认为人不接受礼仪就是恶。
本始才朴,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这是人性的两种可能。
如果人不接受礼仪教化就是恶,人倘若选择接受教化就是善了。所以人是可以教育的。但是教育又是依存在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有恶向善的转换必须要由礼法来进行约束,靠制度来管理,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就是靠外在条件的约束。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荀子主张做人要不断的陶冶性情改造人性,使人弃恶从善。
第三就是主张如何管理,礼法并用,礼既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它可以使人为善,它也是一个强制的手段。荀子认为礼本身就是法,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所以你还要用强制的手段来加强管理,荀子礼法并用的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后来的以儒治国就是礼法并用的思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