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卫战失败后,林总在不远处的公主岭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千里大撤退!由于国民党军队人数占优,加上先进的美式装备,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向北撤退,暂避锋芒,保存实力。此后半个月,民主联军放弃长春,一路北撤,直至哈尔滨。国民党方面,依照“战神”白崇禧之意,要乘胜追至佳木斯和满洲里,将林总所部歼灭或逐出境外。但蒋介石临阵换将,让自己的嫡系杜聿明接手东北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接手国民党东北军政事务后,依照蒋介石的意图,并没有立即组织兵力对民主联军穷追猛打。这给了林总喘息的机会。中共中央鉴于东北严峻的战争形势,任命林总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统一领导东北的军政事务。在4个月的休整中,民主联军休养生息,调整状态。并且组织兵力平息匪乱,稳定社会秩序,使根据地不断壮大,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驻守东北的杜聿明重新制定东北战略计划:南攻北守,先南后北。具体的行动方案是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南满的民主联军,同时对东北的民主联军采取积极防御措施,随后挥兵北上,彻底消灭东北的民主联军。这个计划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并扬言5个月内打垮共军。杜聿明的豪情壮志是有根据的,此时国民党在东北占领的土地面积达到了30%,控制着长春、沈阳、四平等大型城市,拥有人口约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杜聿明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国民党军队新1军、新6军、第52军、第60军、第71军等优势兵力各一部,共6个师,对南满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进攻。东北局也迅速作出反应,制定相应的反制措施:“坚持南满,巩固北满,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满密切配合,集中优势兵力,主动打击敌人。”接下来,东北局领导的民主联军在一下江南、一保临江作战中取得重大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46年12月17日开始,到1947年4月3日结束,国民党军队先后4次进攻南满民主联军根据地,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北满紧密配合,东满、西满部队主动出击,实施“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取得了歼敌5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和广大农村的巨大胜利。 杜聿明的战略方针宣告破产,国民党从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一次偶然的机会,杜聿明从广播中得知林总要进攻四平的消息,马上电令驻守四平的陈明仁加紧备战,同时调集援军驰援四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明仁当时担任国民党第71军军长,率部驻守四平。在四平保卫战中,东北民主联军败退,林总饮恨待机。陈明仁巡查四平城防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四平的建筑,采用沙俄时代的哥特式建筑,和日占时期的东洋式建筑,这些建筑遵循近代战争的防御体系设计,并且建造材料都是当地特有的黑土烧制而成的红砖,坚固耐用。陈明仁欣喜之余,用六0炮轰击砖墙,结果令人吃惊,砖墙上只留下一些小坑和小麻点。 随后陈明仁大兴土木,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坚固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6月17日傍晚,天降大雨,民主联军出其不意,攻击四平。陈明仁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无奈寡不敌众,激战3昼夜,四平城被民主联军攻占一半以上,陈明仁只能固守待援。蒋介石闻讯,急调郑洞国指挥第53军、第93军、第52军195师、新6军以及重炮、战车等部队,驰援四平。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由于国民党援军赶到,林总只能下令撤军。陈明仁利用四平城坚固的城防,成功阻止了林总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