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耳鸣,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地将其与老年人挂钩,认为这是一种随年龄增长的必然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耳鸣,正悄悄地盯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据统计,我国耳鸣患者人数高达1亿,且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听觉健康,以至于早期耳鸣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甚至演变为不可逆的耳聋。

耳鸣是怎么来的?

耳鸣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个体主观上感受到耳内或头部产生持续的声音,如嗡嗡声、嘶嘶声等。常常被归为耳科的三大难题之一(耳鸣、耳聋、眩晕)。

耳鸣的种类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原发性耳鸣和继发性耳鸣。原发性耳鸣多见于找不到明确病因的患者,治疗效果有限;而继发性耳鸣往往由某些耳部疾病、药物或外部伤害引起,经过对症治疗后,耳鸣症状有望改善甚至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更容易忽视耳鸣

随着耳鸣患者的年轻化,许多中青年人群逐渐成为耳鸣的高发群体。以下几个因素,往往是罪魁祸首:

01

耳源性疾病的隐患

年轻人并不意味着耳部健康“高枕无忧”。例如,外耳道感染、耵聍栓塞、急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常见耳科问题都可能导致耳鸣。内耳疾病如美尼尔氏综合症(Meniere’s disease),以及听神经瘤等罕见但严重的耳部病变,也可成为耳鸣的元凶。

02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

耳机的普及使得年轻人暴露在噪声中的时间大幅增加。许多人在健身、通勤、学习时都习惯戴上耳机,调高音量,甚至一天长达数小时。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声音中会对耳蜗中的毛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听力下降与耳鸣。随着音量的增大,听力损伤的速度会成倍增加。耳鸣出现的早期,可能仅仅是短暂的耳内鸣响,但若继续忽视,听力衰退和耳聋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威胁。

03

生活方式不健康

现代社会压力大,许多年轻人处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生活节奏紊乱中。熬夜、加班、过度疲劳、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耳鸣的发生几率。过度的焦虑和精神压力会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间接加重耳鸣的症状。

04

慢性疾病的并发症

耳鸣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弹性降低,导致供血不足,也容易引发耳鸣。特别是当血管供应耳部的血液出现问题时,耳部神经功能受损,耳鸣和听力下降往往同时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鸣的危害不可小觑

耳鸣不仅仅是耳朵里的噪声,它还可能伴随着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01

情绪和心理健康受影响

持续性的耳鸣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许多耳鸣患者因为耳内的噪声而出现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社交活动与工作效率。长时间忍受耳鸣的折磨,患者可能陷入情绪困境,形成恶性循环。

02

听力下降与耳聋

耳鸣是听觉系统发出的“警报信号”,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逐步发展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一些耳鸣患者初期症状较轻,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需适应和忍受。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听力的衰退不可避免地加剧,等到听力损伤已经明显时,往往已难以恢复。

03

影响工作与生活质量

耳鸣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失眠等问题,进而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尤其是从事高精度工作的群体,如程序员、设计师等,耳鸣会严重干扰其专注力与创造力。

年轻人也要积极预防耳鸣?

虽然耳鸣问题难以根治,但在早期干预下可以控制其发展,并减少对生活的影响。以下几点建议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耳鸣:

01

定期检查,及早发现

耳鸣可能是耳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前兆,因此,一旦出现耳鸣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耳内窥镜检查、听力测试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耳鸣的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02

保护听力,减少噪声暴露

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年轻人,应尽量佩戴听力保护设备,减少耳朵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的时间。使用耳机时,要注意音量适中,避免长时间戴耳机,尽量将耳机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03

改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耳鸣的发生风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都能帮助缓解耳鸣。此外,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对预防耳鸣和其他健康问题也有积极作用。

04

药物与听觉治疗

对于继发性耳鸣,医生会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耳部感染、控制高血压或高血脂等。对症下药是解决耳鸣问题的关键。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受益于声治疗,即通过播放低音量的背景声音或白噪声,帮助耳鸣患者适应耳鸣的存在,减少其干扰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