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下手指完成任务即可领取红包,下载App就能轻松赚钱......在看到群内多人纷纷晒出返利后,你会心动吗?当心,他们可能都是“群演”!

2024年8月,经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陈某、徐某、郑某、王某等6人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相应刑罚。

热闹的兼职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沈女士被拉进了一个兼职群聊,“只需点赞、关注短视频平台主播,帮他们涨粉,就能领红包。”起初,沈女士只是观望,然而群里很快就开始有成员发出“已关注”“谢谢老板”等消息,并附带各种抢红包的截图,虽然有些好奇,但此时的沈女士并未参与。

不一会儿,群主又在群里发了一条链接,称下载该App就能获取稳定收益,注册就能领38.8元。沈女士不禁思忖,自己是不是可以赚点外快,而且进群的当天,就有不少成员表示已收到返利。看着收益截图刷屏了群聊页面,在“热闹”气氛的烘托下,沈女士决定下载App,联系客服开始接刷单任务。

毫无防备之下,沈女士按照客服指导投入了2万余元,在询问对方返利何时到账时,客服则声称沈女士操作失误,需要继续转账才能领取,冷静下来的沈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于是立即前往派出所报警。

“演员”请就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沈女士加入的这个100多人的群聊中,每天晒出“盈利”“领取红包”的成员都是托,目的便是为了让其相信下载此款App就能轻松赚钱。2024年4月,警方顺藤摸瓜将陈某、徐某等多名“群演”抓获归案。

陈某、徐某等人在群主(已另处)的召集下,提前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包括“活动员”“群托”“红包手”三类“主演”。由“活动员”发布任务,“群托”负责晒出各种完成任务的截图,最后由“红包手”在群里向“群托”发出专属红包,一套流程下来,逐步获取被害对象的信任。

“我们会在培训群中学习各种话术,老板如果发了点赞关注类的任务,我们就积极回应他,说‘怎么操作’‘有人领了吗’这些话。”陈某交代道,在领完红包后也会将截图发在群里,用“已领”“谢谢”“老板大气”等话术回复,目的便是让别人相信群里已经有很多人做这份兼职赚到了钱。

为诈骗“引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发红包”“截图反馈”这种方式,陈某等人成功留住了不少“观众”,接着群主便会发送App链接及二维码到群里,表示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接任务,更加稳定、方便地获得佣金。

“我们会把提前‘ps’好的图发在群里,包括注册软件、领取任务、提现到账这几类截图。”据陈某交代,他和同伙会经常将伪造的图片以及“投资赚钱了”“真的能提现”等话术发到群里,并就虚构的任务展开热烈讨论,实际上,陈某等人都没有下载过这款软件,他们心里清楚,这就是受骗的开始。

就这样,不少被害人被陈某等人卖力的“吆喝声”吸引,下载该App,沈女士仅是其中的一员。而一旦注册软件接收任务,便会被“客服”逐步诱导充值资金,随后对方以“账户冻结”“操作失误”等理由诈骗钱款,所谓的“返利”都是子虚乌有。

2024年8月,区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陈某、徐某、郑某、王某、谢某、孙某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陈某等人为非法牟利,明知他人实施电信诈骗行为仍提供帮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察官提醒

在陌生群聊内看到其他群友频频晒出收益,真的可以信任吗?当心,除了你可能全是“托”。不法分子安排“群演”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打着“充值越多、返利越多”的幌子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APP做“进阶任务”,再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异常”等各种借口诈骗被害人钱财。

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高额返利”“注册就领红包”等兼职刷单信息,更不要轻易扫描或点击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和网站链接,以免泄露个人信息,甚至高额钱款损失。

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如不幸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资料来源:“平安金山”微信公众号

编辑/责编:俞岚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