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微信公众号“海北党务”消息,日前,青海省海北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州纪委办公室,对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祁连县卫生健康局先后建立“卫健系统主要责任通知群”“卫健系统信息报送群”“卫健系统创城群”等18个微信工作群,引发关注。

相对而言,一个县卫健局的职能管理范围与业务量,无法与地级城市卫健部门、省级卫健部门相比。换言之,“人少事不多”。然而该县卫健局建的微信工作群竟然多达18个,令人感到惊诧。群内人数最多的达358人,这意味着不少基层干部要花费时间回复应答“群工作”。反观这些工作群,大多职能重复,并没有实际作用和意义。

表面上看,这18个工作群有不同的群名称,或许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可能在该局有关工作人员看来,每个工作群都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建立这些群是为了细化工作管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表现,建这么多的工作群毫无必要,既增加了该部门日常管理负担,也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负担,造成了无谓的时间和人力等消耗。

还有待于思考的问题是,建这么多工作群是否存在“以群代工”的问题?虽然说现代科技通讯工具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便利度,但作为县卫健局,在处理一些工作时,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通过工作群发号施令或接受下面的“群汇报”,该走基层的还得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受。如果高度依赖于工作群,不排除群里传送的信息与事实有偏差。

所以,既要建立数量、功能合理的工作群,也要理性认识工作群的利与弊。我们要认识到,不管建立多少工作群,这类群不外乎两大功能:一个是信息传输功能,即上令下达或者下情上传;一个是交流互动功能,即沟通工作事宜。既然工作群的功能是相似的,一个部门就没有必要建这么多群。然而该卫健局此前却未意识到“群负担”。

如今,“减负办”对18个工作群进行整治和通报,不仅为该部门和基层干部减负,也对其他部门有警示意义。近年来,有关“指尖打卡”形式主义典型问题的案例,已经被曝光了不少,比如有的基层干部手机里有26个群甚至30多个群,每天得花不少时间来应对“群工作”。对此类现象,从中央到各地已经出台了多部文件部署整治。

比如中央先后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文件,指向性非常明确。中央网信办还专门印发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国整治工作方案》。在权威文件连续整治的背景下,仍出现了一个县卫健局建18个工作群的案例——这或许不算最离谱的,说明相关文件尚未落地。

对这类现象,有关方面既要对每个政府部门的工作群数量、功能定位进行全面排查,也要走访基层干部掌握真实情况,还要鼓励社会举报和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量,既要对工作群总量进行适当限制,也要对工作群实际成效进行评估,还要禁止该跑腿的工作通过工作群来完成——这属于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