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两千多年前,老子提出了一个观点:“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人道偏向于极端、不平衡,总是减损不足的,来增添多余的事物。比如说,穷人会更加贫穷,富人会更加有钱。
20世纪中期,社会学家罗伯特提出了一个理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其含义是,穷的愈穷,富的愈富;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不论是老子提出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还是社会学家提出的“马太效应”,本质都是一样的——人道是极端的,也是不平衡的。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钱财,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难,流向了不缺苦难的人。
02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真的就有“先苦后甜”吗?
相信无数中年人都感慨,自己历经半生,非但没有先苦后甜,反而还压力山大,活得更辛苦了,就连退休也遥遥无期。
先苦后甜,只是小概率事件,对于幸运者而言,是存在的。而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如何理解呢?
2015年有一波房地产红利。能够吃到这波红利的60后和70后,都发家致富,衣食无忧了。难道说,每个60后和70后都能吃到这波红利?不见得。
能够吃到红利的,只是少部分有眼光、有认知、运气好的人。而大部分人,基本都没有眼光,也没有认知,更没有运气,自然就愈发贫穷了。
到了2024年的今天,有些中年人才反应过来。可是,那一波房产红利早就消失不见了,现在才反应过来已经迟了。差距,由此而生。
对于特定的人群来说,先苦后甜是可以做到的。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先苦后甜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03
先来谈谈“钱,流向了不缺钱的人”。
有一个说法,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个人没有钱,但他想创业,那他就需要拼命打工去赚钱。这个赚钱的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借了一笔钱,足够资本去创业了,那他就会去尝试。结果,无外乎是成功和失败而已。
尝试成功了,从打工人晋升为老板,随着公司上了正轨,所接的单子越来越多,注定所赚的钱会越来越多
反之,尝试失败了,负债累累,只能继续打工,甚至还要干两三份工作去还债。日子,不会越来越好,还会越来越苦。
成功,且有资产的人,会更加有钱。哪怕他们不去做生意,而是单吃租金、利息,也足够他们进行资产的滚雪球,衣食无忧。
失败,且没有资产的人,处境窘迫。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只能透支身体打工。既赚不到钱,也疾病缠身,有可能苦一辈子。
04
再来谈谈“苦,流向了不缺苦的人”。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底层的打工人需要受苦受罪?
只有一个答案,因为他们只有吃苦这一个选择,而没有其他的选择。比如说赚钱,只能干苦力活赚钱,而没有其他的选择。
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失业,找不到工作,迫于无奈去送快递,送外卖。他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既然没有选择,哪怕是高学历的大学生,也只能干底层的活,吃底层的苦,受底层的罪。缺乏选择生活的本事,就只会被生活选择。
在受苦受罪的过程中,他们会安慰自己,只要自己过了30岁/40岁,就能苦尽甘来了。
等他们到了30岁/40岁,才发现职场正在淘汰中年人。
前段时间,刷到了一个视频,在工厂的招工阶段,负责人明确地说,86年之前的,都可以离开了,工厂不要86年之前的人。
工薪阶层的中年人,前半生确实苦不堪言,难道说他们后半生就苦尽甘来了吗?不见得。有可能连工厂都不要他们,那他们就更苦了。
05
写到最后
对于普通人来说,年轻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机会,就要及时抓住机会,尽量去积累个人的资产,千万不要错失时机。
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比如说赚了上百万,那就可以通过上百万作为自己的生活后盾,要么保守而活,要么钱滚钱。反正,大把选择。
没有积累一定的资产,依旧贫穷落魄,一家老小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自己只能继续受苦受罪,还有可能被职场淘汰。有心无力,没有生活的选择权。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角斗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自己。
大鱼,自然可以岁月静好,安稳无忧,愈发幸福。小鱼,也能满足自己的一日三餐。最可悲的,是虾米,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被人吃掉,依旧是苦。
文/舒山有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