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一代来说,“赤脚医生”是个非常陌生的名词

其实说起来,赤脚医生也确实特殊,曾受到毛主席的高度关注。作为特殊时代的标志,赤脚医生是如何产生,又在何时消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时期的产物——赤脚医生

提起“赤脚医生”,老一辈会立刻联想到一个词——人民公社。赤脚医生这个概念,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他们的出现,让国民的寿命翻了一倍不止。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但进入新世纪后,这个数字达到了77.3岁。这个巨大的成就中就有赤脚医生的功劳。天花、疟疾等高致死率的流行疾病,都是被他们控制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最早于1968年出现在官方报道中,当时的党报发表了一篇调查文章,标题中就出现这个称谓。文中介绍,赤脚医生是群众对乡村医生的普遍叫法,是一个非常亲切的爱称。

文章发表后引发了非常热烈的社会反响,“赤脚医生”很快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毛泽东特别批示,新闻媒体要加大对这一职业的宣传力度。

于是一时间,全国上下竞相赞扬、传递“赤脚医生”的事迹和精神,还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艺术符号。墙上的宣传画、孩子手中的连环画、家家必备的日历,甚至连邮票上都是他们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脚医生成为了官方和民间共同追捧的大明星,他们还受邀参加了国庆仪式。文化部专门制作了以赤脚医生为原型的电影,掀起了社会的观影热潮。

为什么当时要造这样大的势,来宣扬赤脚医生呢?这就必须结合当时的情况。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很多地区还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非常简陋,很多村镇连医务人员都没有,药品更是稀缺品,根本无法满足人们求医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严峻的情况是地区差异,占人口总量9/10的农村人群,能够享受到医疗资源不足10%,69%的专业医护人员都集中在城市地区。

赤脚医生的产生,正好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在医生前面加个“赤脚”,这个形象立刻生动起来。他们不是白衣大褂正襟危坐于诊室的医生,而是卷着裤腿光着脚,整日奔波在田地河塘的农村大夫。

从外形上很难区分他们和农民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身上总会挎着个大大的药箱。在农民眼中,这些赤脚医生就是健康和生命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代农村地区致死率最高的病症就是疟疾,赤脚医生翻山越岭、挨家挨户把救命药送到人们手中,很多人因此捡回了一条命。

遇到顽固的病人拒绝接受治疗,医生还要苦口婆心宣传防疫知识,连哄带骂逼着他们吃药。到了下一个疗程,又要重复相同的操作,工作量非常大。

赤脚医生的出现,不仅给农民送来及时的医疗服务,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们落后愚昧的卫生观念。过去,农民生病没钱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很多本可以治疗的疾病就让人送了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农民观念落后,即使条件允许也不去看医生,只信任民间偏方,最后弄巧成拙让病更严重了。

千万不要以为赤脚医生水平低,据世界组织在80年代的研究报告,这些农村医生的初级护理上绝对没问题,除了一些疑难杂症和绝症外,很多基础性疾病都能够应付自如。因为深入基层农村,他们见多识广,比一般医生拥有更丰富的临床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脚医生的发展历程

虽然到了60年代,赤脚医生这个概念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但早在50年代初期,国家就已经提出来这个构想,并开始付诸实践。

在1950年的全国卫生会上,参会代表就当时农村落后的医疗条件提出建议,在边远地区设立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卫生员。

到了1965年,毛泽东正式下达指令,组建上山下乡的流动医疗队,给贫穷地区的农民提供及时的医疗帮助。这些由各大医院精兵强将组成的医疗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诊疗,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种从医院抽掉骨干巡回救治的方式毕竟不能长久,还需要建立常规化、日常化的基层医疗模式。毛泽东也意识到了这点,他综合了各方意见,他决定培养一批农民自己的医生。

毛泽东的这次讲话对赤脚医生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官方媒体也及时刊发讲话,将中央的精神传达到全国各地。

上海第一个响应,成为了“赤脚医生”这一称谓诞生的地方。在当地开办了第一个卫生员集训营,主要教授基础的卫生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是“速成班”,所以培训时间只有4个月。毕业后学员们很快回到各自公社走马上任,成为了中国的第一批乡村卫生员。

虽然培训时间紧,但学习内容非常多,一点也不轻松。学员们不仅要学习中医,还要广泛地通晓西医的解剖、生理学和临床治疗手段。

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不可能照搬城市的治疗方法,卫生员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了农村的“土办法”进行救治,降低了成本,惠及更多看不起病的农民。

当时治疗感冒最好的药,是阿司匹林和青霉素,但价格非常昂贵,而且一药难求,很多大队根本没有配额。所以只能采用土办法,结合中草药进行治疗。因此,很多赤脚医生不仅懂得西医,对中医的药物学也非常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阔的农村地区,为赤脚医生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在中央提倡,上海试点后,这一医疗团体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增加。

到1975年的时候,医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50多万,此外还有近400万的卫生员。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有资格当上赤脚医生的,都是政治素质过硬的人。

用当时的话说,他们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正因如此,这些赤脚医生具有非常强烈的服务意识,能吃苦,也愿意牺牲自己奉献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有个医生,家里老婆临盆生产,突然接到消息,有一户人家发了急症需要紧急救治。医生二话不说就赶了过去,结果妻子难产死了,医生回家时只看到冰冷的尸体。

为何赤脚医生会退出历史?

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明白,赤脚医生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时期的产物,类似补丁,能起到临时救急和修补缺漏的作用。随着基层地区医疗水平的改善,人民公社解散,赤脚医生也逐渐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70年代后期开始,赤脚医生的数量就与日俱减,截至1983年,这一人群的数量锐减至120万。国家对医疗人员的选拔标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准入门槛也逐渐拉高,也是人员递减的重要原因。

一些不能通过考核的赤脚医生被淘汰,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如果再看病开药,就成了非法行医,要受到严厉处罚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到了1985年,卫生部的最高领导发表讲话,明确取消了“赤脚医生”的称呼,而代之以通过国家专业考核,获得行医资格的“乡村医生”称号。没有行医资格,但可以辅助医生承担护士职能的,叫“卫生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觉得,赤脚医生陪伴我们走过最艰难的时期,如今环境改善就不要了,似乎太过残忍。但也是现实必然的要求。

很多赤脚医生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过去为了治病很少考虑副作用,这就导致在赤脚医生的治疗中抗生素滥用,也出现了一些医疗事故。

这在六七十年代缺医少药的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但社会进步,对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更高,粗放型的赤脚医生也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那些被取消身份的赤脚医生,该何去何从?

其实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几十年扎根乡土,赤脚医生和当地农民之间,早已建立起高度信任的医患关系。他们中的一部分分流到村卫生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人开办了自己的小诊所,继续给农民看病。虽然开门做生意以赚钱为主,但这些老医生在观念上还是“天下为公”,农民没钱,他们就免费义诊,甚至自掏腰包给农民买疫苗接种。

直到90年代,老一代的赤脚医生逐渐凋零,年轻人也奔向发达地区赚钱,这种带着乡土情结的传统医患关系逐渐消失,赤脚医生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